October 20, 2007

又到美剧灿烂时


今年的美剧开始得有点晚,但是好歹依旧是我打发空闲时间的好帮手。纵观今年的剧集,有16部我正在追看,其中有4部要好好推荐一下,三部新剧一部老剧。首当其冲的就是《Pushing Daisies》,这部我在暑假看到第一集泄露版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的很有意思的新剧。童话式的叙事手法,莫名却有讲头的情节设置,很好看。世上本就没有新事,所谓的新奇的、不是老掉牙的故事情节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部剧好不好看第一重点并不在于讲的是什么故事,而是看它怎么讲故事它会不会讲故事。最近几年,有一套以“悬疑”为卖点的美剧参出不穷,从《LOST》到《Prison Break》、《Traveller》再到今年的《Chuck》,每一部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或阴谋,但是这个天大的阴谋到底是什么往往连编剧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只是为了长寿,自己一集一集的不断勉强解密,刻意继续加密。这种剧集,至少对于我而言,可能第一季的时候还被好奇心牵引感兴趣,到后来完全就放弃了。而《Pushing Daisies》得好看的地方就在于它很会讲故事,一个平淡无奇的侦探故事会让人觉得很有意思,让这个故事的观众愿意让自己存在于其中。

接着再说一部我很喜欢的新剧《Aliens in America》,是The CW台的一部sitcom。自从《Friends》和《Will and Grace》的结束,曾经辉煌了好多年的sitcom似乎一下子黯淡了下来,近几年没什么特别出挑的好的sitcom。而说起The CW台,似乎只是一个完全针对青少年专门制作青春偶像剧的电视台,包括台柱剧《Smallville》和《Supernatural》,还有今年的热门剧集《Gossip Girl》。这个似乎和sitcom没什么特别大的交集的台今年出的《Aliens in America》却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大概讲的就是一个普通典型的美国家庭来了一个巴基斯坦的交换生。第一集一上来对于片名的解释就把我给征服了,谁说只有巴基斯坦学生在美国是alien,那个傻傻的又有点敏感的又在学校不怎么受欢迎小男生也是一个期待被外星飞碟接走的alien呀。知道自己是alien了,也知道没有可能自己的同种族人会来把自己接走了,那就乖乖在这个世界呆着吧。要看这两个中学生怎么样通过文化差异碰撞出喜剧的火花,就要看这部《Aliens in America》啦。(突然觉得自己好沧桑啊,都这把年纪了还在看这种讲16岁中学生的青春剧 :P)

最后两部剧要连着说,分别是新剧《Dirty Sexy Money》和我推荐了若干次的《Dexter》。知道的人肯定看出来了,之所以这两部剧一起说,正是因为另一部超级经典的剧集《Six Feet Under》。《Six Feet Under》的演员们啊,今年可是个个大放光彩啊。哥哥Peter Krause主演《Dirty Sexy Money》,在纽约最富有的家庭里当家庭律师,最光鲜的家庭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有钱人的特性。意想不到的有钱人的麻烦接踵而来,背后的终极线索却是一桩似有非有的谋杀案。嫂嫂Rachel Griffiths也是在一个麻烦不断的大家族里,《Brothers and Sisters》今年已经到了第二季。弟弟Michael C. Hall的角色从性格内敛的同性恋转换成没有任何人类情感却大受欢迎的连环杀手《Dexter》今年也到了第二个年头,故事也越来越危险越来越好看。

说着说着我又不自觉地回到最初的话题,一部剧要好看在于编剧会不会讲故事。而编剧会不会讲故事的一个关键,在于他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故事。那些单薄的靠着“未知天大阴谋”延续的剧集,当编剧在讲故事的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发展,他怎么可能把这个故事讲好,怎么可能从全局的眼光把故事的节奏氛围调整好?这是我比较担心《Dirty Sexy Money》的一个地方,只希望它不要被那个“父亲意外死亡”的谜题给拖累,光是能把纽约首富一家光怪陆离的故事讲好已经很好看了。同时这也是我对《Dexter》有信心的地方,因为《Dexter》完全是根据Jeff Lindsay现有的系列小说改编的。我不用担心结局的虎头蛇尾或者苍白无力或者漏洞百出,我只要好好慢慢享受现在的故事发展就好。

October 9, 2007

跨步mac时代



新买的笔记本, apple的macbook今天终于送货到家啦!从此跨入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mac系统时代。

October 7, 2007

Allez les Bleus!

天啊!

在看今天这场1/4决赛之前,根本一点也没有想到法国队竟然最终赢了!今天晚上,作为D组第二名出线的法国队和C组的第一名新西兰队在Torchwood的故乡Cardiff举行。我一直是很喜欢新西兰队的,因为他们不仅灵活有冲劲,也很聪明有战术。其实今天新西兰队的表现也还是很正常的,特别是上半场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完全是把法国队给压着打。谁知令人惊讶的下半场法国队发挥超常超常,不仅把比分追了回来,竟然还反败为胜。重点是这个反败为胜胜得很好看,两个触地得分都很漂亮。比赛的最后10分钟要比前面70分钟加起来还要紧张,法国队凭着2分的微弱优势,新西兰队拼着老命一米一米的前进,法国队死守一个一个的把对手扑倒,真是把人激动死了。

说起来,这次新西兰队All Blacks的失利还真是让人感到惋惜。能让比赛那么好看的一个队伍今年就走到这里结束了。还有一名同学在看完这场比赛之后,以拒绝参加明天在马赛举行的另一场1/4决赛的志愿者活动明志。这下法国把All Blacks都打倒了,把这个今年大家最看好的给打倒了,成为今年rugby世界杯的冠军的前景一下子开阔了。记得开赛的第一场比赛之前,公司里的人都在讨论法国队和世界杯,结果法国队输了。于是在比赛结束后回到公司上班的下一天,没有一个人再挑起相关的这个话题。然而现在,有的法国人好夸耀的了呀。

October 6, 2007

洪堡的礼物在哪里

索尔·贝娄的《洪堡的礼物》,按照叶沙的说法,是一块不是很多人愿意啃的骨头。小说讲的是曾两获普利策奖并获封法国骑士勋章的中年作家查里·西特林一切都在走下坡路,前妻要刮尽他的财产、流氓砸烂了他的奔驰车、现有的情妇是个敛财娘,最重要的 是他什么创造性的东西都写不出来了。他对潦倒而死的前辈诗人兼导师和挚友的洪堡一直心怀歉疚,洪堡曾教他认识艺术的力量,要他忠于自己的创造性精神,而他 在洪堡贫病交加时却并未伸出援手。最后在面临物质和精神双重破产的情况下,西特林终于借助洪堡留给他的一个剧本提纲摆脱了物质危机,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洪堡 当年的精神苦痛。虽然这部大块头作品有两条很清晰、发展也蛮剧情化的故事主线,但是这本书可绝不仅仅是一个讲故事的小说。索尔·贝娄是一个会思考的作家,所以在这本《洪堡的礼物》中更多的是很多以主人公的观点为契机而流露出来的对人生对社会的一些思考。在读这本《洪堡的礼物》的过程中,我竟然破天荒地又做起了读书摘录,着实是一本好书。

我才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和之前看的一本洛奇的《换位》做比较。两本书的主人公同样都是文学界的中心人物,但是《换位》更偏向于用一种故事的惊人的巧合安排和嘲讽的口味让读者不禁暗自发笑,而《洪堡的礼物》在那些看似荒谬让人哑然的故事情节之后更多的却是一种对无情现实无奈的剖析。我觉得最为经典的一段,是关于“厌烦”的,全文抄录如下:

假设你从这样的命题开始:厌烦是有未被利用的力量引起的一种痛苦,是被埋没了的可能性或才华造成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是与人尽其才的期望相辅相成的。凡是实在的东西,都不符合纯粹的期望;而期望的纯粹性正是厌烦的主要源泉。所以,多才多艺的人,性感强烈的人,思想丰富的人,善于发明的人,凡是天赋高超的人都觉得自己数十年来怀才不遇,颠沛流离,囿于樊笼。想象企图通过迫使厌烦屈服于兴趣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把这种洞见归功于冯·洪堡·弗莱谢尔。他给我显示出詹姆斯·乔伊斯是怎么样做的,而凡是读书人自己都会轻易发现的。现在法国文学特别热衷于厌烦的主题。司汤达每一页都要涉及,福楼拜专门写了许多书,而波德莱尔是这个主题的主要诗人。为什么法国有这种特殊的感受性呢?会不会是“旧制度”唯恐再来一次投石党运动便创造出了一个把外省的才华一概剥夺掉的朝廷?在艺术哲学科学礼仪交际繁荣的中心之外什么也没有。在路易十四时代,上层阶级喜欢一种文雅的社会,不管如何,人们用不着离群索居。像卢梭一样的一些怪人,尽管把孤寂描绘得那样富于魅力,但一切明智的人们却无不对那种生活感到可怕。到了十八世纪,坐牢确有了现代的意义。想想看曼依和德格里耶是怎样经常受到囚禁的。还有米拉波和我那老搭档冯·特伦克,当然也包括萨德侯爵。欧洲智力的未来是由饱尝厌烦的人决定的,是由囚徒的作品决定的。后来,在一七八九年,兴趣的中心被一些乡间青年、外省律师、文人墨客和演说家攻占了。对于现代政治革命,厌烦比正义的关系更大。一九一七年,写了那么多论述社会结构问题的令人厌烦的小册子和书信的那个令人厌烦的列宁,一时热情奔放,豪兴大作。俄国革命给人类许诺了一种永久有趣的生活。托洛茨基所谓永久的革命,其实意思就是永久的兴趣。 在初期,那场革命是灵感的产物。工农兵处在一种兴奋与诗的状态之中。当这一短暂而辉煌的阶段过去后,下一步又是什么呢?历史上最令人厌烦的社会。窝囊破烂沉闷的货物沉闷的建筑令人厌烦的不安令人 厌烦的管理沉闷的报刊沉闷的教育令人厌烦的官僚主义强制性劳动元 时不有的警察元处不有的刑法,令人厌烦的党务会议,等等等等。永久的东西却是兴趣的失败。

还有比季拉斯所描述的斯大林举办的没完没了的宴会更令人厌烦的事情吗?就连我这样一个在芝加哥终生饱受厌烦、在美国的毒液中泡 得逐渐产生了抗毒性的人,也对季拉斯所描述的那种十二道菜的通宵宴会感到深恶痛绝。宾客们吃呀喝呀,喝呀吃呀,然后到凌晨两点,他们便坐下来看一部美国西部电影。他们的屁股都坐疼了,心里充满了恐惧。 斯大林一边在谈笑风生,一边却在暗地里挑选着看谁该轮着遭殃。对于这一点,即使在他们狂吞滥饮的时候也是明白的。他们等待着,说不定过会儿要被枪毙。

换句话说,要是没有恐惧,那现代的厌烦还算得了什么呢?古往今来,最令人厌烦的文章莫过于希特勒的长篇巨制《餐桌漫谈》了。他也叫人们看电影,吃糕点,喝着加了损奶油的咖啡。而在这种时候,他却使那些人感到厌烦,兀自进行着他的演讲推理和阐发。于是每个都闷得要死,怕得要命,连厕所也不敢上。对于这种权力与厌烦的结合,从来都没有作过恰当的审视。厌烦是控制社会的一种工具,而权力是强加厌烦、支配停滞二结合停滞与悲痛的力量。真正的烦闷,深沉的烦闷,无不渗透着恐惧与死亡。

还有更为深刻的问题。譬如说,宇宙的历史必将是非常令人厌烦的,如果要用人类经历的一般方式来考察它的话。看吧,在那漫长的岁月里 没有任何事变。元涯无际的气体、热、物质的微粒、太阳潮和太阳风,都是那样缓慢地演化着,点点滴滴地起着化学变化一一整整多少个世纪,几乎还是老样子 ; 没有生物的海洋里,只有一点儿结晶体、一点儿蛋白化合物在繁衍。进化的缓慢想起来是何等的烦人啊!你从博物馆的化石上会看到愚蠢的过错。那样一些骨头何以能爬,能走,能跑?想想物种的探索也着实恼人——一切都在那里匍甸着,爬行在沼泽里,咀嚼、争夺、繁殖,组织、器官、肢体在令人厌烦的缓慢中发展着。后来又是高等动物,最后是人类出现的厌烦。旧石器时代森林里的沉闷生活,智力的长期酝酿,迟迟不前的发明,农耕时代的愚昧。所有这一切只有在考古和思索中才使人感到有趣,但是如果要亲历这样的生活,那谁也受不了。目前需要的是一种迅速的前进,一种总结,一种按照最紧张的思考速度发展的生活。如果我们通过技术达到了即刻实现的阶段,到了人类永恒的欲望或狂想得以实现的阶段,到了消灭时间和空间的阶段,那么,厌烦问题只能变得更加强烈。越来越迫于生命的特有期限的人类(生命对每个人、每个过客只有 一次而已),必然想到死亡的厌烦。啊,那些没有生命的永恒哟!啊,为了 那些不断地追求兴趣和变化多端的人们!啊,死亡将是多么令人厌烦啊!躺在墓穴里,躺在一个地方,那是多么可怕呀 !

诚然,苏格拉底想安慰我们。他说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灵魂是不朽的,要么死后的情形也像我们出生以前一样,是一片空白。这也不能使人绝对放心。无论如何,神学和哲学都应当对此最感兴趣,这倒是理所当然的。这两门学问把它们自己不显得令人厌烦这一点归功于我们。不过它们并没有报答这种恩惠。然而克尔皑郭尔却不是一种厌烦。我计划在我的重要文章里考察他的贡献。按照他的观点,伦理学的形式先于美学的形式,这对恢复平衡是必要的。不过这就足够了。从我自己身上,我所观察到的烦闷的根源有下列一些:一是缺乏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早在今年春天,我坐火车在法国旅行,当我向窗外眺望时,我就注意到了而且想到空灵的面纱快磨薄了。这是为什么?除了每个人在一种共同的启示 下所看到的东西外,我没有看出还有什么别的东西。凭借这一点,就意味着我们的世界观已经将自然耗尽。这种观点的公式是:我,一个主体,看见了许多现象,即客体世界。然而它们并不一定是现代理性所界定的那种客体。施太内尔说,因为一个人能够从精神上脱离自己,让事物向他表明事物本身,表明那些事物的意义不仅是对他一个人而言,也是对事物本身而言。所以,日月星辰将会向不是天文学家的人说话,尽管这些人对科学一无所知。实际上,现在正是这种事发生的时候。总之,对科学的无知 并不能把一个人禁锢在存在的最低劣、最乏味的处境中,不能禁止他们跟 整个创造建立独立的关系。受过教育的人谈到从着魔状态解脱出来的(一种令人厌烦的)世界。然而,从着魔状态中解脱出来的并不是世界,而是我们自己的头脑。世界不能被从着魔状态中解脱出来。二是,在我看来,有自我意识的自我就是厌烦的活动中心。那种增长的、膨胀的、怒肆的、痛苦的自我意识,是左右我们生活(商业、技术一官僚权力、国家)的政 治和社会力量的惟一对手。你有一种巨大的有组织的生命活动,你有单一的自我,你能独立地意识到它的存在,并为它的超然性、它的免疫力和它的坚定性及其不受任何东西(别人的痛苦或者社会或者政治或者外部 的混乱)所影响的力量而自豪。在一定程度上,它丝毫也不在乎,而我们 常常督促它在乎一点。然而不在乎的祸根却存在于这个痛苦地解脱了的自由意识之中。它从人对信仰和其他灵魂的依附中解脱出来。至于宇宙论和伦理观念体系,它可以把它们成批成批地甩掉。因为,充分意识到作为一个个人的自我,也就是区别于其他一切人。这就是哈姆雷特的栗子壳里的元限空间的王国,“空话,空话,空话”的王国。“丹麦是一座监狱”的王国。
关于“厌烦”,似乎没留下什么能给我说的了。当然,如此这样的语录层出不穷,不少也引发了一些我对于现实的思考。前两天同学给我看一篇姚国华的文章,里面说道日本的发展有位关键人物叫福泽谕吉,他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与经济的改变。这三个方面的顺序,应该先是心灵,再是政治体制,最后才是经济。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了,表面上看是捷径,但最后是走不通的。暂且不谈对于人心这个概念我与姚国华文章里所说的理解不同,我总是觉得经济与科学再怎么也不是排在首位的。但是当今社会就是一个颠倒重点次序的,一味追求经济上的强大与崛起,在这方面真的感觉人类文明是在退步。《洪堡的礼物》有一段说:
诗人就像醉汉和不合时宜的人,或者精神变态者,可怜虫;不论穷富,他们毫无例外地都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是不是这样呢?难道有谁还能比得上波音公司或斯佩里兰德公司吗?还能比得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或美国无线电公司的机器及其巧夺天工的技术知识吗?是的,一首诗能用飞机不出两小时把你从芝加哥送到纽约吗?哪里有能力,哪里就会吸引人。在古代,诗是一种力量,在那个物质世界里,诗人真是有力量的。当然,那时的物质世界跟现在大不一样。
西特林最终得到了洪堡留给他的礼物,不仅摆脱了困境,也认识了自己。请问我们现在的物质世界如果还是仅仅在推崇科学的伟大和经济实力,即使有了洪堡最后留下的那样的礼物,谁又能真的懂得这份礼物的价值呢?


October 1, 2007

台湾天后级


最近的新专辑——F.I.R.的《爱.歌姬》和Jolin的《特务J》。等这两张专辑等了好久了呀,这两张相隔各自的上一张都超过了一年多。能在那么红的时候还保持一年多才发一张的速度,更说明是很有自信心和实力的。Jolin在台湾的天后地位就不用多说了,为什么把F.I.R.也冠以天后级是因为主唱的实力太我心中真的是天后等级的。

一一点评。很可惜的要说这张《特务J》还是让我比较失望的。可能是因为上一张《舞娘》实在是非常成功,在听这张《特务J》的时候,不自觉地想要先找到一首达到《马德里不思议》的新奇好听程度的轻松活泼的歌曲,未果。接着想找《舞娘》那样又有style而且越听越好听的主打歌,也未果。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蔡依林唱抒情慢歌,比如《倒带》那种,虽然唱得很有感情慢慢听来也蛮动人的,但是Jolin在唱这种抒情慢歌的时候我总觉得带着少许的拖音,不是很舒服。而《特务J》有好多这种歌曲,而且有不少听着听着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总体而言很难说这张专辑失败,可能多听听就会觉得好听了。

至于《爱.歌姬》,F.I.R.继续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水准,没有让我失望。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主唱Faye唱功卓越。在这张专辑比较出彩的是Faye和另两位男士合唱的《需要你的爱》和《三个心愿》。和对唱的男生一对比,更显Faye厉害。暂时觉得《三个心愿》最好听,但是同时感觉阿沁的实力实在是配不上,只会在那里嗓子装嫩。

PS:已经好久没有写关于音乐的网志了,暑假期间听了不少,但都一直懒得写。现在一并写出觉得比较好听的几张专辑,补一补以前的懒惰。

The Killers - 《Sam's Town》
是在巴黎的Hard Rock吃饭的时候看到The Killers的《Read My Mind》,MV拍得满有意思的,也很有自己的风格。听了整张专辑,风格比较统一,推荐歌曲《Read My Mind》、《Why Do I Keep Counting?》。

The Submarines - 《Declare A New State》
确切地说这算不上一张正式的专辑,但是的确很好听。知道The Submarines的机缘巧合是无意中看到电视里在放《Nip/Tuck》最后一集的片尾曲,所有剧中人物配合自己的剧情对口型唱《Brighter Discontent》。一下子就把我给吸引住了,很华丽的整容室的人物们用最简单的对口型的方式唱这首很朴素的歌,说一个很浅的道理。于是我马上就找到了这张专辑,也知道了The Submarines原来是一对夫妻组合。推荐歌曲《Brighter Discontent》、《Peace And Hate》、《Clouds》、《Darkest Things》。

MONKEY MAJIK - 《空はまるで》
中孝介 - 《ユライ花》
这两张日文专辑保持正常水平,没什么好多说的。个人比较喜欢MONKEY MAJIK的《Pretty People》和中孝介《星空の下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