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1, 2008

阿出


今年的《American Idol》的24强出来了。虽然似乎很早以前24强的名单就已经泄露了,但是看了这周周二周三连续两场的表演,我才比较全面地听了这24个人唱歌。因为不少在24强中的选手,他们之前的海选和好莱坞周的表现没有被详细播出,所以很多人的演唱对我而言都是第一印象。去年的时候,我说女选手的实力普遍要比男选手高一截,男选手要靠长得好看才能吃得香。果然最终得冠的是女选手,而且被我预测的两男成了男选手中的top 2。但是今年,男选手给我的印象要比女选手的深。至少凭这两集的表演,明显觉得男生那集会比较好看。

男选手中最出彩的可能就是David Archuleta了。今年12名男选手中竟然有三个叫David,于是必须把姓也叫上,为方便起见,就随bbs上叫他“阿出”。年仅17岁的阿出随性大方,表演很放得开。在得到Simon的大肆表扬以后心花怒放,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不断失声大笑。在旁边的Ryan也帮忙狂拉票说“不能领养他,大家只好给他投票了”。阿出更是可爱,怪害羞地用手肘顶Ryan、狂摇头。

纯粹基于这两场的表现,我喜欢的三位男选手是David Archuleta、Jason Castro和Michael Johns,三位女选手是Amanda Overmyer、Ramiele Malubay和Carly Smithson。简单点评一下:Jason Castro这回唱的《Daydream》让我惊喜了一下,选歌选得很好很适合他的嗓音;Michael Johns和Carly Smithson是最典型的男女实力唱将;Amanda Overmyer很率真;Ramiele Malubay有台风会控制,另外大家不觉得她有点像倖田来未吗?

最搞笑的就是,这两场的最后该到主持人感谢评委、乐队什么的时候。Simon都坐端正举着杯子等着感谢了,Ryan故意把他漏掉,说:“Most of all, thank you for watching.”把在场的都给笑翻了,Paula活蹦乱跳拍手较好,这一段我屡看屡笑。

February 18, 2008

常理和荒诞的莫比乌斯环

并非要一流的好书才会引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午后四点》就是这样一本书。诺冬在法国算是很有名的畅销书女作家,去年年底的时候还出了新书在书店打得火热。这部《午后四点》讲的是爱好田园平静的教授夫妇终于搬家到了乡下,准备过上对他们而言简单的完美生活。但是他们的邻居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都要来访,要不说话聊天,就愿意坐在他们的客厅里。如此持续了好几个月,教授终于忍不住了,便把邻居赶走。被赶走的邻居再也没有来访,却在某一天晚上试图自杀,被失眠的教授救出。教授觉得邻居的人生整个虚无,才一直想要把别人的生活也搞糟,于是教授最终决定完成邻居的心愿,把邻居用枕头给闷死了。这是一个很短的故事,我昨晚一个晚上就看完了。看的时候就觉得有点不舒服,那个邻居就好像一个丑恶的源头,一步步把原本平凡普通善良的教授夫妇影响了同化了。但是重点不在于这本书,而在于如此简单的书引发的一些结论。舒在节目中说的“当不理解的时候采取容忍而非求理解求统一的态度”、“允许自己不理解”的观点让我很受启发。以下记录叶沙在节目中的讨论总结。

首先,它是一部荒诞作品。于是我们就讨论了生活中的常理和荒诞。生活中的常理和荒诞,我们必须要引进一个三维概念。就是说我们不仅仅要得出一个结论,而且要知道它不是以概念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生活中,而是如果它在平面上,那么它是并存的。荒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生活中有一席之地,不是我们拒绝、内心喜好能够触动的了的,它是一种存在。其次,它应该是在第三维。它和常规的关系很可能是对立的,或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看,荒诞和常规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相互对立、相互转换、甚至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孪生兄弟。只要我们所站的位子有差错,只要我们所做的处置有差错,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把一切推导向荒诞,并且使自己成为荒诞的受害者。还有第三,关于理解。“达成共识”是我们的一个惯性思维。“能吗?你能理解我所说吗?”好像总有一个统一的最终答案要彼此共同拥有这事才算完成。《午后四点》提醒我们说,这种惯性思维恰恰是我们执著荒诞、推动荒诞、制造荒诞的缘由。事情根本不是这样的。我们是在变动当中增进自己的了解,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的。而这个认知和了解,因为是在不停的增进中,所以它不会是一个定鉴。

February 17, 2008

脑子很灵的卡尔维诺

昨天晚上刚看完又一部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作品,忍不住感叹他真是个天才。自从译林新版他的作品以来,我一共看了他的三本书,分别是《为什么读经典》、《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和最近看的《看不见的城市》。译林的新版很有意思,每本书的封面都用一个单色的颜色为底色:黄色的《为什么读经典》,蓝色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绿色的《看不见的城市》,还有橙色的《帕洛马尔》、赤色的《通向蜘蛛巢的小径》、紫色的《烟云·阿根廷蚂蚁》等等。

为什么说卡尔维诺是天才呢,因为他很能想,是那种有愿望并有实力“把小说艺术发展到极致”的人。正因为他的无限发展小说可能性的能力,他的小说都妙的很。比如《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一开始你以为作者在以写书人的身份在跟你讲一个关于一本新书出版的故事,因为他强调“脚的位置在阅读时十分重要”。但是你还没意识到的时候,一本小说变成了无论事故事情节还是主旨表达都完全不搭界的十本小说,与此同时这十本混身不搭界的小说的题目又构成了一个小故事。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来的人,脑子怎么可能不是复杂精细的令人惊讶的呢。

而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卡尔维诺又借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的对话,给我们介绍了超过50座的截然不同的城市。这些城市都有一个很美的女名,每一个都似虚假的编出来的城市,但每一个都是城市的每一点发展到极致的结果,每一个城市都能成为一个世代相传的传说。这些城市引发我们关于城市这个玩意的一些思考,我们所在的城市在忽必烈的地图册里的哪里呢?

三本书里我唯一没怎么周全的读的就是《为什么读经典》,原因是很惭愧的我对这些经典了解的还不够多。我感觉,卡尔维诺的书不仅仅可以当作讲故事的小说,还可以当作工具书,是一本关于某个主题的百科全书,更甚者还能当作旅游指导书。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查找一切小说的可能形式,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查找一切城市特点的影子。最后附上卡尔维诺的经典定义(收录于《为什么读经典》),另外网上还有一个很全的关于他的信息的中文网站“卡尔维诺中文站”值得一看。

一、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 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四、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五、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习惯)时留下的足迹。
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却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十、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
十一、“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图中的位置。

February 15, 2008

Jack Johnson - Sleep Through the Static


Jack Johnson一贯的风格,两年之后终于又发片了。最喜欢的是专辑同名歌曲《Sleep Through the Static》,一开始只是被其旋律吸引,后来发现歌词更是有意义。
Trouble travels fast
When you’re specially designed for crash testing
Or wearing wool sunglasses in the afternoon
Come on and tell us what you’re trying to prove

Because it’s a battle when you dabble in war
You store it up, unleash it, then you piece it together
Whether the storm drain running rampant just stamp it
And send it to somebody who’s pretending to care

Just cash in your blanks for little toy tanks
Learn how to use them, then abuse them and choose them
Over conversations relationships are overrated
“I hated everyone” said the sun

And so I will cook all your books
You’re too good looking and mistooken
You could watch it instead
From the comfort of your burning beds
…Or you can sleep through the static

Who needs sleep when we’ve got love?
Who needs keys when we’ve got clubs?
Who needs please when we’ve got guns?
Who needs peace when we’ve gone above
But beyond where we should have gone?
We went beyond where we should have gone

Stuck between channels my thoughts all quit
I thought about them too much, allowed them to touch
The feelings that rained down on the plains all dried and cracked
Waiting for things that never came

Shock and awful thing to make somebody think
That they have to choose pushing for peace supporting the troops
And either you’re weak or you’ll use brut force-feed the truth
The truth is we say not as we do

We say anytime, anywhere, just show your teeth and strike the fear
Of god wears camouflage, cries at night and drives a dodge
Pick up the beat and stop hogging the feast
That’s no way to treat an enemy

Well mighty mighty appetite
we just eat ‘em up and keep on driving
Freedom can be freezing take a picture from the pretty side
Mind your manners wave your banners
What a wonderful world that this angle can see

But who needs to see what we’ve done?
Who needs please when we’ve got guns?
Who needs keys when we’ve got clubs?
Who needs peace when we’ve gone above
But beyond where we should have gone?
Beyond where we should have gone
We went beyond where we should have gone
Beyond where we should have gone

February 12, 2008

for their good intellects

这两个礼拜连续恶补,把迄今为止一直到S03E13的《Criminal Minds》给看完了。不得不惊讶佩服美国案件之丰富就业人员能力之强。特别是CBS,似乎特别擅长于犯罪方面的剧集,CSI的三个系列已经帮自己弄得名声大作、赚得盆满钵满了,还推出了同样是犯罪探案系列的这部《Criminal Minds》也是很好看的一部。

与CSI专注犯罪现场、一切从科学证据入手的角度完全不同,《Criminal Minds》讲的是FBI隶立的BAU(Behavioral Analysis Unit),他们接手的往往是一些骇人听闻的连环杀手的案子,他们从杀手的心理出发分析他们可能的身份和行为,以此来找到杀手并捉住他们。如果说CSI是靠硬的证据,BAU靠的就是软的分析。据我总结,BAU的探案程序分一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案情的基本分析,把案情和杀手作基本归类,再和以前类似的案子做比较,比如说算是纵火案,那么是报复型的还是宣扬某种宗义型的,诸如此类。接着是进行受害者分析(Victimology),看看这些受害者们的情况,是否有所共同点,这样可以探知凶手的个人选择喜好并进一步判断可能导致凶手此选择的历史原因。最后就是最最重要的“素描”(Profile)阶段了,也就是把凶手具体化细节化,从而缩小范围并最终找到凶手。Profile的内容包括此人的性别、年龄段、种族、基本性格、家庭情况、工作,还有幼年的遭遇等等。说起来似乎这个工作很玄乎,我一开始在看这部剧之前也是什么想的,宣传语是“To catch a criminal, you have to think like one.”,怎么可能就那么容易么?可是实际看下来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而且一旦pofile成功,将会对破案有极大的帮助。我还看到网上有一个blog,从第三季开始把每一集的故事情节、BAU的Victimology以及pofile分析都总结记录下来。听说美国警方都在把CSI当教科书看,或许《Criminal Minds》也能成为进阶版的教科书吧。

《Criminal Minds》另一个特点就是,几乎在每集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都会引用一句名言警句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告诉大家这不仅仅是关于残酷无情的杀手或是机智多谋的警员的,这更关系到普通人每个人在生活中的如何作为。这些连环杀手们与其说是冷酷无情,其实更让人感觉都是精神或是心理上的病人,往往就是因为儿时或是最近经历上的悲惨遭遇,让他们走上了杀人以弥补自己心理需求的道路。说起来,并不是每一个连环杀手都是清一色的我们想象当中的样子,有一些或许还引起了我的同情,当然这并不能否定他们犯下的错误。

有这么几集是我看下来特别喜欢的,推荐一下,按播出顺序排列,有剧透请小心。S01E02的《Compulsion》说的是一个以前住在333号的一场大火的幸存者,把三个三当作了上帝考验的记号。于是她凡是看到三个三的组合就要纵火,让别人也接受上帝的考验。这集中还意外提到了“三体”问题。S01E09的《Derailed》讲的是某精神病患者在自己幻想的朋友的唆使下挟持了火车。妙就妙在直到很后面才借Reid只口告诉观众真相,前面就看观众的悟性了。S01E14的《Riding the Lightning》讲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位母亲为了自己孩子的安全,自愿承认杀害了自己的孩子并与毫无人性的连环杀手丈夫共同走上的电椅。S02E07的《North Mammon》中的大反派为了报复捉了三个感情很好的好朋友,并告诉她们她们三个之中只有两个可以活着离开。三个里面谁牺牲由她们自己决定,并且自己动手。结果悲剧很奥妙地发生了。S02E11的《Sex, Birth, Death》讲的是一个小孩发现自己有杀虐的欲望,为了使自己不作恶世间最后自杀(未遂)。S02E14/S02E15是两集一个故事《The Big Game/Revelations》,讲的是一位连环杀手脑中保有三个人的身份,分别是无情执法的大天使,凶残无理暴虐成性的父亲,和懦弱保有善良的自己。

一下子把那么多剧情说出来了,说的时候还真过瘾,似乎又看了一遍。另外,这部剧还引发了我关于“病人”和“归类”的两个问题的思考,现在也懒得写了,以后再补上。

February 9, 2008

火炬木与人文精神

当初介绍王虹同学看博士和上校的故事的时候,也是和我一样的顺序,先看的《Torchwood》然后再看《Doctor Who》。当她看完《Torchwood》而《Doctor Who》才看了没几集的时候,我问她觉得哪一部更好看。她说她更喜欢《Torchwood》,因为虽然《Doctor Who》历史悠久又有想象力,但是《Torchwood》更人性,是与现实生活中的感情有关联的。最突出就体现在火炬木小组的新队员Gwen身上,其实也说不上Gwen有什么高人一等的探案技能或专业能力,唯一让Gwen与众不同的是她把人文关怀精神带到原本冷冰冰的火炬木小组。当然后来王虹看了更多的《Doctor Who》以后还是决定把博士的地位优先于上校,毕竟博士带给我们的无限时空的经历不是只讲现在故事的上校能媲美的。但是《Torchwood》在“体现人性,关注人文”这一点上还是很先进的。

S02E03这一集《To the Last Man》讲的是一个循环的故事。一战时的一位年轻士兵被冷冻起来,一直保存到现在,背负着关闭时空裂痕的重任。每年火炬木小组都会把这位士兵“唤醒”一次以检查身体填补新闻什么的,与此同时他也喜欢上了Tosh。终于一天,回到过去的日子来了,士兵只能告别现在所有的一切,重新回到过去面临战争和死亡。这个故事其实没什么让人紧张的地方,因为士兵肯定是把任务好好完成了,否则就是paradoxe了。我想除了传达反战和责任的主题之外其他也没什么。但是前两天在看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正好看到这么一段,让我对关于回到过去的这集有了新的认识。《看不见的城市》里有一段马克波罗和忽必烈的对话,忽必烈问马克:“其他使者都给我提出关于饥荒、舞弊和犯罪阴谋的警告,或者报告新发现的绿松石矿、价格合算的貂皮、或建议购买镶嵌宝石的刀剑。而你呢?同样是从偏僻的地方归来,你却只会告诉我某人晚上坐在自家门槛上乘凉时想些什么。你的跋山涉水究竟有何用?”“你是为了回到你的过去而旅行的吗?/你是为了找回你的未来而旅行的吗?”马克的回答则是:“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因为无法时间旅行,所以马克环游世界,地理上的不同夹杂着时间上的不同。无数个城市的影子一起构成了无限时空的一个缩影。在任一个时间点的认一件事都是同等的重要的。

S02E04《Meat》讲的是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肉状外星生物,什么都不消耗还会不断的生长。于是有人动起了坏脑筋就切它的肉拿出去卖;有的人觉得有这样的会无限生长的生物,这样一下子解决了全世界人民的“吃肉”的能源问题;上校觉得这个外星生物太可怜了,被人切了吃。我想的是,怎么只有当外星人被吃了才可怜了,那些卖肉的就做的不对了呢?觉得不应该割外星生物的肉是因为它一直在哀叫,是在痛苦中。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猪肉鸡肉羊肉等等不都是以那些无辜动物的痛苦牺牲为基础的么?我们大快朵颐这些日常日类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一点怜悯之心了呢?这不是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么?所以真的要把说的转化成实际的行动,需要花的可不只一点点功夫。

February 5, 2008

Colbie Caillat - Coco

最初知道Colbie Caillat是在音乐台看到在热播的她的《Bubbly》,同一时间段还让我注意到的是Kate Nash的《Foundations》,两首歌都很好听于是决定两张专辑都听听。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我把精力更集中在Kate Nash上,可能是她独特的嗓音也可能是她连唱歌时也表现无疑的英国英语腔,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歌手。但是整张Kate Nash的专辑听下来却觉得太“硬”了,让我觉得接受起来有点不舒服。

当我把注意力转向Colbie的专辑的时候,惊喜的发现几乎她的每一首歌都洋溢着我所要的舒服的感觉。看到网上有人把Colbie Caillat和Jack Johnson做比较,说“Both have an extremely carefree sound that's perfect for a sunny, lazy afternoon when you really don't want to do anything.”这个观点我还是很同意的。《Bubbly》就不用说了,用新浪的评语说就是典型的“无忧无虑的轻松上口的夏日小调”。《Bubbly》的MV呈现的也是这样一种感觉,男女主人公在海边小屋和夏日海滩愉快地生活着。唯一的不足就是,我知道目的是想让人显得瘦一点,可是画面被拉得也太长太明显了吧,人的脸都变成香瓜子了。当然《Coco》还有很多其他很舒服的歌曲,个人还比较喜欢《Realize》、《Oxygen》、《Feelings Show》还有《Midnight Bottle》。

而且Colbie Caillat的出道经历也蛮有意思的,可以说她算是一个美国的网络歌手吧,因为她在签唱片公司之前,一直自己在她的Myspace上拥有很高的人气。说到这个忍不住有点气愤,中国和美国的网络歌曲水准差别一如既往的大也就算了,但是怎么就会有人那么盲目追捧那么烂的中国的网络歌手呢?看到报纸上说明天央视的春晚节目单,其中有好多网络歌手,不过倒真是什么样的歌手上什么样的节目。

February 4, 2008

卢密奇学院趣事

陆陆续续读完了David Lodge的卢密奇学院三部曲《Changing Places》、《Small World》和《Nice Work》。源头是去年夏天的时候看到叶沙的节目预告说要介绍《小世界》,还说是本很好玩的小说。虽然当时没有机会听到那期节目,但是还是很有兴趣地赶忙到fnac买了本企鹅版的原文小说《Small World》。但是翻了前几页,一开始就是比较陌生的文学学术会议方面的内容,一下子被难住了,于是没有继续。想着《Small World》只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集,还是索性从头开始看比较好,于是拜托同学从国内带来了07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新出的中文版的《换位》,结果看得很有意思。再重拾《Small World》是在去年年底去德国旅游的飞机上,因为一路在德国玩得很清闲,所以在德国的火车、地铁里还有在德国同学的宿舍里读了不少。因为故事情节发生得实在是很好玩,所以出门的时候情愿在背包里装上了这本《Small World》而不是LP版的《德国》。旅游结束回到法国把整本书看完之后,有一次去市立图书馆无意之中竟然看到又有企鹅版的《Nice Work》,这不是老天的眷顾么,于是立马借回家来花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看完了。看得真是很过瘾。

虽说这三本书是三部曲,其故事情节的共同点仅仅是卢密奇大学以及穿插三部曲之中的Philip Swallow和Morris Zapp两位英语系教授。总体而言,可以说三部曲讲的是三个完全分开几乎不搭界的三个有趣的故事。《Changing Places》中Philip Swallow和Morris Zapp算是主角,一个是古板老套的英国卢密奇大学的教授,另一个是美国的在学术界很吃得开的风头正劲的教授。两位通过一个交换项目各自到对方的学校教书,结果交换的内容可比学校工作多得多了。接下来的两本,Philip Swallow和Morris Zapp这两个人物还存在,并且偶尔出现,但完全只能算是小配角了。《Small World》讲的是学术界掀起了会议之风,而且还是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今天在阿姆斯特丹,明天在香港,后天在海德堡,教授们每天搞世界巡回到处参加研讨会。某位年轻的大学老师一边很虔诚保守地信奉着上帝,同时在某一场研讨会上初次结识一位女子,于是开始疯狂地全世界追赶那位女子参加研讨会。《Nice Work》又把故事的发生地重新聚焦到了卢密奇,卢密奇大学和当地的某工厂在政府文化部门的安排下进行了一个影子项目。这个项目把卢密奇大学的一位新进的研究工业题材和女权主义的女老师和某工厂的经理,从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世界拉到了一起。以上都只是这几本书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开始,好玩的好笑的都是故事继续的发展。

之所以说David Lodge的书好看,是因为他很会讲故事,在看似荒诞的情节背景、妙趣横生的故事发展和一针见血的人物性格描写之后,我们可以看到David Lodge极具智慧的幽默和讽刺。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英国作家们的一个比较普遍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嘲。当然嘲过笑过以后,多多少少还是会引起一些思考。很明显,这三个故事都是发生在校园的,确切来说都是发生在学术界的。这是一个很独特的世界,是独立存在于其他大多数普通人忙忙碌碌的世界。只有在第三本书里,这个学术世界才和“外面的世界”有所接触。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标准来评判好坏对错。工厂世界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经济利益,不过这一标准的有效范围肯定是有限的。当下的社会有一种思维趋势,似乎经济利益是一种普遍的标准,是一种百贴百灵到处适用的标准。为了发展经济,我们从小是听着“只有经济强大,我们才能强大”这样的宣传长大的。这种宣传口号的内容本身无可厚非,但会让人忽略除了经济因素以外其他的使我们强大的必要因素。总之我觉得至少不能用这种标准来评判或者规范学术世界,更不能把这种标准作为日常生活的头号信条。

最后想说一下我观察到的一个细节,那就是我发现卢密奇学院三部曲中的主人公们,不管是从事哪方面研究的,都是“努力”的人。纵使有的人天资不佳,或者际遇不佳,没什么大的学术上的成果或突破,但是没有一个人给我感觉是在学术界里面混日子的。而反观我们身边,似乎社会上混日子的人不占少数。或许也只有不混日子的人才有最起码的资格成为一部有意思的小说的主人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