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4, 2008

卢密奇学院趣事

陆陆续续读完了David Lodge的卢密奇学院三部曲《Changing Places》、《Small World》和《Nice Work》。源头是去年夏天的时候看到叶沙的节目预告说要介绍《小世界》,还说是本很好玩的小说。虽然当时没有机会听到那期节目,但是还是很有兴趣地赶忙到fnac买了本企鹅版的原文小说《Small World》。但是翻了前几页,一开始就是比较陌生的文学学术会议方面的内容,一下子被难住了,于是没有继续。想着《Small World》只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集,还是索性从头开始看比较好,于是拜托同学从国内带来了07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新出的中文版的《换位》,结果看得很有意思。再重拾《Small World》是在去年年底去德国旅游的飞机上,因为一路在德国玩得很清闲,所以在德国的火车、地铁里还有在德国同学的宿舍里读了不少。因为故事情节发生得实在是很好玩,所以出门的时候情愿在背包里装上了这本《Small World》而不是LP版的《德国》。旅游结束回到法国把整本书看完之后,有一次去市立图书馆无意之中竟然看到又有企鹅版的《Nice Work》,这不是老天的眷顾么,于是立马借回家来花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看完了。看得真是很过瘾。

虽说这三本书是三部曲,其故事情节的共同点仅仅是卢密奇大学以及穿插三部曲之中的Philip Swallow和Morris Zapp两位英语系教授。总体而言,可以说三部曲讲的是三个完全分开几乎不搭界的三个有趣的故事。《Changing Places》中Philip Swallow和Morris Zapp算是主角,一个是古板老套的英国卢密奇大学的教授,另一个是美国的在学术界很吃得开的风头正劲的教授。两位通过一个交换项目各自到对方的学校教书,结果交换的内容可比学校工作多得多了。接下来的两本,Philip Swallow和Morris Zapp这两个人物还存在,并且偶尔出现,但完全只能算是小配角了。《Small World》讲的是学术界掀起了会议之风,而且还是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今天在阿姆斯特丹,明天在香港,后天在海德堡,教授们每天搞世界巡回到处参加研讨会。某位年轻的大学老师一边很虔诚保守地信奉着上帝,同时在某一场研讨会上初次结识一位女子,于是开始疯狂地全世界追赶那位女子参加研讨会。《Nice Work》又把故事的发生地重新聚焦到了卢密奇,卢密奇大学和当地的某工厂在政府文化部门的安排下进行了一个影子项目。这个项目把卢密奇大学的一位新进的研究工业题材和女权主义的女老师和某工厂的经理,从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世界拉到了一起。以上都只是这几本书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开始,好玩的好笑的都是故事继续的发展。

之所以说David Lodge的书好看,是因为他很会讲故事,在看似荒诞的情节背景、妙趣横生的故事发展和一针见血的人物性格描写之后,我们可以看到David Lodge极具智慧的幽默和讽刺。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英国作家们的一个比较普遍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嘲。当然嘲过笑过以后,多多少少还是会引起一些思考。很明显,这三个故事都是发生在校园的,确切来说都是发生在学术界的。这是一个很独特的世界,是独立存在于其他大多数普通人忙忙碌碌的世界。只有在第三本书里,这个学术世界才和“外面的世界”有所接触。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标准来评判好坏对错。工厂世界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经济利益,不过这一标准的有效范围肯定是有限的。当下的社会有一种思维趋势,似乎经济利益是一种普遍的标准,是一种百贴百灵到处适用的标准。为了发展经济,我们从小是听着“只有经济强大,我们才能强大”这样的宣传长大的。这种宣传口号的内容本身无可厚非,但会让人忽略除了经济因素以外其他的使我们强大的必要因素。总之我觉得至少不能用这种标准来评判或者规范学术世界,更不能把这种标准作为日常生活的头号信条。

最后想说一下我观察到的一个细节,那就是我发现卢密奇学院三部曲中的主人公们,不管是从事哪方面研究的,都是“努力”的人。纵使有的人天资不佳,或者际遇不佳,没什么大的学术上的成果或突破,但是没有一个人给我感觉是在学术界里面混日子的。而反观我们身边,似乎社会上混日子的人不占少数。或许也只有不混日子的人才有最起码的资格成为一部有意思的小说的主人公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