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了SGA的进度以后,犹豫了好久才决定把Stargate系列从头看起。因为一想到要回过去看十几年前的科幻作品心里总有点不踏实,怕看到的科幻效果像是骗小孩的程度。不过后来看到帖子说SG-1的探讨问题的深度要比SGA妙的多,又想想这部10年来慢慢长卷也不可能是毫无道理的存在,所以下了决心从最开始看起。关于Stargate系列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第一部是1994年的电影就叫做《Stargate》;然后是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个季的《Stargate SG-1》;再下来就是2008年的两部电影《Stargate: The Ark of Truth》和《Stargate: Continuum》可以说作为SG-1的大结局;《Stargate Atlantis》算是《Stargate SG-1》的衍生剧从2004年开始播出,今年的第五季是最后一季;明年2009开始则会播出一个新的系列名为《Stargate Universe》。
所以看在SG-1和其他小组还有SGA小组都是虚拟人物的份上,我对于他们的探险旅行的动机就不再追究什么了,但是探险时候的姿态这一点也同样值得好好斟酌。在看SGA的时候,里面只有一个人我是特别喜欢的,那就是Dr. Weir。因为她是谨慎的,是谦虚的,不是抱着什么“我来用我的道德规则来拯救你们”的心态出来探险的。在SG-1 S01E03《Emancipation》中,SG-1第一次主动外出探险,到了一个蒙古人的部落,那里有很多属于他们自己的规则。背景情况是一名少女落入了险境,当地人强调他们就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规则行事,以下的对话很能体现SG-1各队员关于探险所持的姿态。Sam说:“We have to go back, now! She can't be more then 16 or 17!”Jack O'Neill说:“Captain, if we go in there and try to get that little girl out, we could be starting a war on this planet.”Sam说:“De Oppresso Liber. To free from oppression, special forces motto.”Jack说:“I know what it is. That's our world, this is theirs.”Daniel Jackson说:“Do we have the right to interfere with their customs or reinterpret their laws?”Sam急道:“Yes! Maybe you guy aren't getting this, but they're about to kill this teenage girl! Simply because she fell in love with this boy!”我觉得Jack和Daniel都是脑子清楚的人,特别是Daniel一语道出了重点,答案也是很明显的。但是Sam的态度也是很容易让人原谅的,因为她站在自己的观念上,认为人的生命是高于规则的而且人是要向压迫反抗的,但这只是属于Sam或者说属于地球人类的价值观念。问题就是哪一个更优先,是尊重别人固有的风俗与价值观念,还是誓死捍卫自以为的正义和自己最基础的价值观?我想说我更赞同Jack和Daniel,倾向于前一种选择。但是这就意味着放弃自己最原本最定义自己的立场,这样又似乎是极具自我打击性的。
Captain Beatty的观点现在看来自然处处都是歪理,也是漏洞频频,但是要是脑子一个劲地钻在和他的同一个地方那也会觉得他说的有点道理的。关于主人公Guy Montag的动摇和以Captain Beatty为代表的反面观点构成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The Hearth and the Salamander》。好在这种歪理遮蔽天空的压抑的感觉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得以缓解,因为在第二部分《The Sieve and the Sand》里面,主人公Guy Montag与一位同道中人或者说一位前辈交流上了。Guy找到这位前辈Faber,并向他表明自己的一些疑惑。Guy觉得他自己人生种似乎拥有了一切可以快乐的因素,但是还是快乐不起来,觉得缺了点什么,他觉得可能就是一直被禁的书会给他带来帮助。Faber也就书这一主题说出了一些和Captain Beatty针锋相对的观点:
a)我引用原话“Books were only one type of receptacle where we stored a lot of things we were afraid we might forget. There is nothing magical in them at all. The magic is only in what books say, how they stitched the patches of the universe together into one garment for us.”(p,82-83)也就是说书作为载体本身的重要性其实是可以被减弱的,书也好,电影也好,广播也好,载体的形式是次要的,内容才是主要的。
b)Guy的生活中缺少了什么?缺少了三样东西。第一个是quality of information,为什么Guy会从一个烧书的人变成爱书的人?因为书本身是有质感的,是讲究细节的,特别是好书是会触及和影响人生的。第二个是leisure to digest it,这可不是指那些潜意识自以为“绝对权威绝对正确”为态度的电视节目所能带来的休闲娱乐。第三个就是the right to carry out actions based on what we learn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the first two。而我想想这三样也正好是一本好书能带来的。
自制甜点时间又到啦。几个月前的自制提拉米苏小高峰之后,最近我又在尝试做新的甜点。上礼拜和王虹同学一起连续一个礼拜每天每天做苹果派,但是成效不佳,老是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优。苹果派这样简单的东西做不好,我就要急着挑战另一种甜点,那也是有缘由的。上周末去土伦接同学,中午同学还在和房东一家人吃饭,等我到的时候正好上甜点,盛情邀请下我自然也没有放弃这个吃甜点的机会。吃的甜点就是女主人自制的Flan à la noix de coco,中文翻译的话可以说是“椰子布丁蛋糕”(flan我实在是想不出一个现有的恰当的中文词来对应)。总之那个蛋糕好吃死我了,我以前也吃过flan,自己也做过简易的原味的flan,都没有这次吃的感觉那么惊为天人。于是马上向主人请问制作方法,女主人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原来这么好吃的蛋糕做起来也很容易呀。当天晚上回到家就把应有的材料准备完备,正好唐华同学实习结束公司的送别礼物是一个烤箱和一个电动打蛋器,器具也正好用到,天时地利人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