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8, 2009

新春看电影

新春佳节看电影看贺岁片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传统,特别是听说今年国内院线异常火爆,上海单张电影票价基本大概要80块左右,感觉比法国的还要贵了。我要感谢同学的UGC电影包月卡和网络大人,在最近的一个礼拜以来,我也看了不少电影,不过都是英美的电影。我突然发现今年这个奥斯卡前的档期的好电影还真不少,我看的这几部每一部我都有话要说,所以下面集中一一说。


按照时间顺序,我看的第一部是《Einstein and Eddington》,应该算是电视电影。我首先要承认我是冲着David Tennant才看这部片子的。在剧中David Tennant扮演的是帮助爱因斯坦实践证明理论的英国科学家爱丁顿,而扮演爱因斯坦的则是Andy Serkis。在电影中我第一次看到爱因斯坦出来,就把我对于这个角色的期待和胃口都倒光了。因为从第一眼起,我看到的就不是爱因斯坦,而是《Little Dorrit》里面那个讲英语满口法语腔的恶心的大恶人。Andy Serkis怎么就被设定了专门演这种讲蹩脚英语的欧洲大陆人了呢。

其实这部片子讲的故事很简单,想要传达的意义也很直白,即科学应该是没有国界的。这个道理对于英国的爱丁顿是这样,对于德国的爱因斯坦也是这样。但是为什么我看完整部片子,留下的印象对于爱丁顿都是好感,而对爱因斯坦都是厌恶呢?从爱因斯坦在孩子面前的故弄玄虚到抛弃妻子独自去沾花惹草,再到最后他被认可后,他的姘头马上又来讨好他的时候,爱因斯坦得意忘形的姿态,让我对这位传说中天才式的人物鄙视到极致。科学和国界是分开的,那科学是不是和一个人的品格也是分开的呢?事后我们来看这些没品的却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呢?


第二天和朋友去电影院看了《Revolutionary Road》,虽然最近院线内好片不断,但是几乎没有花去我多少时间决定去看这部电影。原动力很明确,只有一个,那就是今年金球奖的双料影后Kate Winslet。而Kate Winslet和Leonardo DiCaprio那么多年后重聚首这一点,对我来说只是个小噱头罢了。

我用一句话概括这部《Revolutionary Road》的剧情,那就是“绝望主妇是如何炼成的”。这部片子最后让我看得心里很堵,因为实在是没有让我看到希望。一开始,你以为Wheeler这一对小夫妻很特别,会异想天开地立即计划搬去巴黎开始全新的生活,但是现实就是没有那么异想天开的顺利。Wheeler一家的故事讲完后,还有若干镜头去交待其他几家的情况。看到房产中介的丈夫关掉助听器的那一刻,让我意识到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Wheeler一家的,Wheeler一家所拥有的问题其实是被影片中所有的家庭共有的,只不过大家的出路不同而已。

紧接着的一天又去了一趟电影院,这次选择了比较轻松的Jim Carrey的《Yes Man》。这是我新春看的六部影片中最不值得一提的电影,却是唯一一部真正可以被归为“贺岁片”类型的电影。简单轻松,不需要动一点脑筋,嘻嘻哈哈进出电影院,没有一点点心理活动。女主角Zooey Deschanel在这部影片里角色的设定几乎和H2G2里面的一模一样,都是那种喜欢新奇未知冒险的少女。她的特殊的嗓音也太适合这类角色的性格了吧。


然后是《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我之前一直没有看这部电影,其实心里多少有一点点抵触的心态。抵触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因为我觉得一部科幻作品(特别是这种软科幻)被美国好莱坞改编以后,原来的味道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特别是这部《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还请到Brad Pitt和Cate Blanchett两大巨星联袂主演,估计角色设定要跟着演员走了。另一个原因是我知道这个剧的大概情节设定,讲的是主人公返老还童的故事,我觉得这样的人物太可怜了,肯定没有happy ending。

后来在王虹同学大力推荐和不断保证“故事不会太可怜”之下,我终于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是挺好看的,故事讲得很完整,最后一段也挺感人的。最让我大呼惊叹的是,好莱坞的化妆/电脑技术实在是太高明了。我在看的时候根本不会觉得别扭,但是回过头一想又觉得很神奇。后来,我又去wiki看了看原来那本小说的基本设定。小说和电影的设定区别之一就是,同样是身体从老到小,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内涵也都是从老到小的,而电影中的主人公的内涵是和普通人一样从零开始慢慢成长的。电影的设定会让人觉得更容易接受,在不正常中还存在这正常的心灵发展,而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的外型也只不过是个皮囊罢了。


今天下午我连看了两部电影,也都是今年奥斯卡提名的大赢家。先看的是《Milk》,看这部电影的名字对于剧情没有一点提示作用,但是看到字幕是QAF中文站做的,那就至少知道个剧情主题了。我的一句话观后感是:这是一部给人以力量的片子。

我第一次听到大意为“If you're hated, you're doing something right.”的说法的时候,我颇不明白。直到最近几年,我才慢慢懂这句话的意思。我来说说看我的理解。首先,我们做事情不应该是为了“讨别人喜欢”而做的,而是应该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这两者有时是统一的,而更多时候是对立的。如果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为之付诸实践,必然会影响到对立面的利益,自然就不会那么“受人欢迎”。所以,有的时候,不受所有人或者大多数人的欢迎,或许正是因为做了一件忠于自我的正确的事情。

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立场、承受他人异样的目光和仇视,这是需要力量的。我们的人生那么短,作为个体我们大可以得过且过。但是那些有力量的、愿意面对一切坚持自我的人,我特别佩服。这些人可能(也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但是好下场并不应该是我们评判一个人的标准。Milk在竞选时失败了两次三次,但是还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立场,并要坚持伸张少数群体的权利。这又让我想到了《最后一名》的Martin,我不笑他不自我掂量并且屡战屡败,反而我把他作为一个内心很有力量的榜样。

这部《Milk》里也有好多熟悉的面孔,我觉得都演得很好。在影片最后放那些人物在生活中原型的照片的时候,我惊叹怎么就能找到和原型长相气质均如此吻合的演员呀!比如顺利摆脱蜘蛛侠中贵公子套路并成功成为Gucci新代言的James Franco,还有本来还在《Dan in Real Life》里面演女儿现在在这部片子里扮演几乎是唯一的女性角色的Alison Pill等等,他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而主演Sean Penn,我是久闻大名,但是一直不知道他的代表作也没有看过一部他的作品。今年他和Brad Pitt角逐最佳男主角,我觉得就各自的作品而言,Sean Penn要比Brad Pitt出色好多。



今天看的另一部就是我千等万等法国却迟迟不肯上映的《The Reader》。我的期待度很高,满意度也很高。我要提前把我心目中的最佳女主角颁发给Kate Winslet,演的实在是太棒了。一个眼神就把意思都表达出来了,把我感动死了。整部电影看完,我人就像大病初愈一样,全身都快要虚脱了。剧烈的心理反应竟然带来了如此明显的生理反应,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心理加生理的双重虚脱,是因为这部作品抓的主题很准、很微妙、层次也很多。看完电影后,我意识到我之前一直念念不忘的“到底要不要为别人做决定”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个点。这部作品有很多值得慢慢品味细细思考的点,我也没有全想好,现在写下来只怕语无伦次,还是等以后有机会我重读《生死朗读》的时候再写吧。另外再补一句,男主角的扮演得也很出色,年轻时代的David Kross和成年后的Ralph Fiennes的表演都让我眼睛一亮。

最后是排排坐,分果果。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入围的有《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Frost/Nixon》、《Milk》、《The Reader》和《Slumdog Millionaire》。《Frost/Nixon》对于我这个历史加政治双白痴而言毫无吸引力,《Slumdog Millionaire》虽然好评如潮,但是我根深蒂固的对于印度的厌恶让我一再拒绝观看(评论)印度题材电影。其他三部我都看了,毫无悬念地,我要把最佳影片颁给《The Reader》。最佳男主角是《Milk》的Sean Penn,最佳女主角是《The Reader》的Kate Winslet。Kate Winslet,你的春天又要来啦!

January 27, 2009

星际之门:水城故事也该结束了

在看最后一集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不仅是《Stargate Atlantis》的第100集,而且竟然就是这部剧集的最后一集了。照道理,一季结束了我总应该发点感慨,第季我都发了,但是到了这第五季我却似乎没什么好多说的。因为这第五季太烂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编剧们知道自己这个剧已经快要永远结束了,还是因为大家都把精力投入下一部SG系列新剧,这一季的SGA已经从平淡无味迈入了难看的范围。故事没有一点吸引力,而且感觉根本没有办法把人物都表现出来,似乎各大主演都在轮流休长假一样。

关于此季的失败,有两个例子好讲。一个是S05E06的《The Shrine》,讲的是McKay几乎成为弱智的故事。我只想说经过这100集以来,我对这个自以为是、心胸狭隘的小人的厌恶程度已经到达了顶峰。编剧最后竟然把Dr. Jennifer Keller硬生生地越过Ronon而许配给了McKay,我看得快要吐了。另外一集是S05E13《Inquisition》,这集有点秋后算账的意思,就是SGA小组成员一一回顾他们过往犯下的罪行。这个开头还有点意思,但是后面却不了了之。另外,还有最后一集SGA小组竟然无耻的把整个古人的城市搬回地球安家结束,我简直无语了。

算了,算了,反正SGA也已经结束了,还是让我去好好期待新一系列的《Stargate Universe》吧。总之,在我心目中SGA的精华还是集中在前三季,还是有Dr. Weir在的好啊。

January 22, 2009

L'Immoraliste

这是我看的第三本纪德(André Gide)的书,《L'immoraliste》中文叫做“背德者”讲的自然就是作者眼中的一个不怎么道德的人的故事。故事是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展开的,开始很久后我还一直不能确定这位背德者是不是就是叙述故事的这个人。因为至少在开始的阶段我对这位主人公是抱有好感的,多病敏感但又愿意感受周遭的新婚丈夫,同时也是深深爱着自己妻子的主人公,在我眼中完全是一个正面形象。这个故事从旅途开始,又在旅途中结束,旅行的目的地是一样的,旅行者也是同一对夫妇,住的是同一家旅店,遇到的是同一群孩子,但是前后两次一次是妻子照顾丈夫、一次是丈夫照顾妻子,丈夫心态的变化已经完全不同了。这位主人公可能从头到尾都是同样的一个人,只不过前半段病重的微弱掩盖了他的缺陷,而后半段的生龙活虎凸现了他的缺陷。

这本书既然是以道德为主题的,但是似乎并没有大谈特谈什么是道德,应该怎么样遵循道德规范等等。我觉得道德这个东西本身就很微妙,因为它既是变化的又应该是不变的。说它变化,比如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本来是很不道德的事情在现在看来很普通。而说它应该是不变的,是因为它是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的行为准则,这样的准则又怎么可以变来变去呢?说到这个,我想到前几天同学在看《非诚勿扰》,我在旁边正好瞥到这样一幕。舒琪想和葛优结婚,她对葛优大概是这么说的:“我可以嫁给你,并做到一切作为妻子应尽的职责,但是只有一条,你要允许我在我心里留有一块给我爱的人。我不会付诸行动,但是我想心里留有这么一块地方。”这一幕看得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这不是前后矛盾么,跟人家结婚了不但不是因为相爱还要自留一个旧情人的情结,这还能叫“做到一切作为妻子应尽的职责”吗?!

L'Immoraliste
André Gide
9782070362295

January 21, 2009

Dexter in Paris

最近这一两个礼拜以来,我不管走到巴黎的哪里都会看到他。脸上沾着血迹还笑呵呵的Dexter,公交车站、地铁站里都是他的面容。由头就是法国的收费台Canal+开播《Dexter》的第二季啦,所以到处都是这部剧的海报。要是一般宣传宣传也没什么好说,但是这次的宣传力度也太强烈了吧。在我家最近的那个地铁站里,起码有十几幅的巨型海报,比《Twilight》的电影宣传海报多个好几倍。

在标题下面的宣传语是这么说的:“La série dont le gentil est le méchant”,意思就是这部剧里的好人就是坏人,如此的宣传语就是吊别人猎奇的胃口的。我印象中美国的HBO和Showtime都是以题材大胆出位所著称的,前者似乎挖的更深一点,而后者更偏娱乐一点。回顾Showtime这几年来的片子,《Queer as Folk》、《The L Word》、《Weeds》、《Dexter》还有最近的《United States of Tara》,同性题材、边缘题材、人格分裂题材,这些都是在讲少数族群的故事。看起来似乎是在以新颖的题材在吸引观众,但是我觉得其实质的作用不至于此。因为我觉得实际上媒体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很大的,我们常会说“电视里都这么演”,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把电视里的剧情合理化。像Showtime、HBO这种不同的题材,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就要像少数群体那么活,而是在默默提醒观众这些人的存在,让观众多少了解一些这些人的生活状态。而且这种了解只到“知道”就够了,这样就能慢慢开拓观众的接受范围,让大家学着对别的事物更加宽容的对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除了主旋律以外的东西。总之(似乎总结得有点接不上),《Dexter》火到法国来啦,真好!

January 19, 2009

续 夏目友人帐

我特别喜欢去年夏季的一部日本动画叫做《夏目友人帐》,表面上讲的是少年和妖怪打交道的故事,实际上是在说少年与别人相处还有妖怪自己的感人故事。没有想到那么快就能看到这部《夏目友人帐》的续集,续集的名字没有沿用原来的名字,反而叫做《续 夏目友人帐》,那要是出到第三部该怎么办呢?莫非叫《续2 夏目友人帐》,还是《又续 夏目友人帐》?

续集还是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从原来的夏天/秋天的场景转化成了冬天/春天的场景。在把基本主人公保留的同时,加强了几个在主人公身边的人的出现,至于各路妖怪还是不停地层出不穷。我注意到主人公夏目与第一部时的些许不同,我觉得夏目的能量似乎变大了。第一部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只能在猫老师保护下行事的少年,而现在的夏目已经有了独自面对陌生怪物的能力了。编剧的视角也从第一部的关注夏目自身的多愁伤感慢慢向外部在转移,也就是说妖怪们的故事占的份量比第一部更重了。原本的一切令人感到舒服和感动的成分都在,而新的一部又有了新的发展,所以我还是依然喜欢这部续集。



同样延续的还有这部动画的片头曲和片尾曲。我觉得之前第一部的OP喜多修平的《一斉の声》和ED中孝介的《夏夕空》已经是整个搭到不能再搭的超优的作品了,没想到这第二部的配乐依然让我喜欢的服服帖帖。第二部的OP是LONG SHOT PARTY的《あの日タイムマシン》,ED是高鈴的《愛してる》。和第一部类似的是,OP都是有点青春奋进的比较轻快的歌曲,虽然是一个有点淡淡忧伤感的故事,但是OP都给人打起清神的感觉;两部的ED的风格也十分类似,整个小故事结束以后,总让人觉得似乎想到了什么,与此同时ED柔和的曲调也慢慢拉进。相比之下,《愛してる》比《夏夕空》要更温柔一点,没有《夏夕空》那样包含个性的吟唱,但是给人很温暖的感觉。

最后说说关于妖怪和人的故事的小感想,我的第一感想是“人生好短啊”。我小时候知道从毛毛虫变成的蝴蝶的生命周期如此之短的时候,我非常的惊奇:人家蝴蝶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什么它的生命那么短呢?而现在看看人的生命,和妖怪比起来,或者和更为长久的东西比起来,怎么那么短呢?看似很重要也很丰富的人的一生,在人家妖怪的眼睛里算得了什么呢,最多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了。所以猫老师才不会为了那本“友人帐”而把夏目给吃了。陪伴下面度过他的一生,对于夏目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对于猫老师来说几乎不算什么。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的一生有多重要要多了不起。

January 14, 2009

Tony Almeida: Temporarily Dead

四集连看的感觉真好,我从昨天就开始期待这个专属《24》的晚上了,因为《24》第七季开播啦。现在剧情才刚刚开始,所以还无从评判本季的优劣。第一第二集还在铺陈和交待基本人物属性,所以比较平淡。但是从第三集还是就让我兴奋不已,因为CTU老班子那些熟悉的面孔都已经回来了,性格古怪而可爱的Chloe O'Brian,成熟稳重干练的Bill Buchanan,还有在第五季的时候号称“temporarily dead”的Tony Almeida。本季播放之前最大的卖点就是Tony Almeida的作为“坏人”的回归。我老早就已经表明过,在我心目中最喜欢的《24》的角色就是Tony Almeida了,所以对于他的回归也充满了期待。充满期待的同时,其实我也是很担心的,这种把死人召唤回来的蹩脚招数很容易让整个剧情显得很牵强很虚假。关于Tony是如何死而复生的,在播出时也只不过匆匆带过,可能是怕经不起过多推敲,我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忽略这个小瑕疵。

关于新人们,由于正式的CTU已经解散了,所以现在把FBI扯了进来,这样一来互相的关系就更复杂了。以前Jack面对的是政府-人民-亲人-CTU-恐怖分子的多重关系,现在又多出一个FBI来。哪些事情能对谁说,哪些事情能说到什么程度都很微妙。FBI组织里也很好玩,我觉得Janis Gold完全就是另一个Chloe的翻版么,那个Renee Walker也非常有Jack的风格,只是多了点女性的特质。不过看到现在我还是分辨不出来好人坏人,到底谁是内奸谁是幕后大黑手我一点也想不到。这样也好,这样看下去才更有意思。

January 13, 2009

(差点)被抢

发工资那天被抢,这种事情今天竟然被我遇到了。今天我去拿上个月的工钱,因为是现金,所以我之前就有点犯怵。一直在犹豫拿完工资后要不要去中国超市买东西,最后还是决定去买。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说是巴黎有的地方乱,我到现在也没有碰到过,再说我一直觉得巴黎再乱能乱过上海么;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对自己在这方面比较有信心,我想坏人要行凶也不会专门找个又高又大的人吧。

我坐8号线到République,要从那里转3号线。刚走进转线的走廊,我就注意到我附近有三个小混混在互相挤眉弄眼的。于是我立刻提高注意力,也刻意不去看他们,自顾自快走。他们马上就靠近了我,三人从三个方向把我围住,对我说什么话。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听ipod,也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突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用手把我耳机线一扯,耳机就被扯过去了。我马上严肃地看着他,问他把我的东西还给我。他一边把耳机藏到自己身后,一边让我把我的ipod给他。原来他一扯之下只是把耳机扯去了,我的ipod还在我的口袋里。看着耳机被他们抢去了,然后他们还在不断逼近我,走廊里也是除了我们空无一人,我又想到我包里还有巨额现金,怕是再纠缠下去他们连包都给我抢了,于是我抓紧我的包快步走出那段走廊。在前面就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大走廊了,我在心里希望后面三个小混混不要追来,人就加入了大走廊一大推人往前走。

此时,有一个人在我背后拍了一下,我一回头,看到一个人把我的那个耳机递给我。我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以为这个人是那三个小混混中的一个。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我没事的。我这才明白过来,其实这是一个好心人,这位黑人大哥人高马大比我还高,应该是他后来看到了我的遭遇帮我把耳机讨回来了。于是我赶快谢谢这位黑人大哥,他则好像没什么事一样很随意的。我是余悸犹存,马上放弃了去中国超市的计划,赶快搭上9号线直接回家了。

在回来的地铁上反思整件事情,刚才那一幕发生得太快了,我重新收整我的ipod,发现播放的还是事件刚开始时的同一首歌。一方面觉得这些小混混实在是太吓人了,另一方面觉得非常感谢那位黑人大哥,太令我感动了,还有一方面我脑子发神经,好像觉得那三个小混混跟着我也上了9号线,想要找机会继续打劫我,回家一路上都神经兮兮的。后来我回家,心稍微定了定,想到我听说过好多好多身边的同学或者同学的同学在巴黎被偷被抢的案例,排队也该排到我了,心下才有一些平复。最后还是要超级谢谢那位好心的正义的黑人大哥,在这件整个都是黑暗的事件中,这位黑人大哥发射出的令人感到温暖的能量完全压过了小混混给人带来的恐怖和不安。

January 9, 2009

Ripliad

昨天晚上看了2005年电影版的《Ripley Under Ground》,至此我把现代出的三集改编都看过了。在说我的感想之前,还是让我先来整理一下关于"the Ripliad"的来龙去脉。

Tom Ripley的创造者为美国著名的犯罪小说家Patricia Highsmith。光说Patricia Highsmith的名字和Ripley的名字可能知道的人还不多,但是说起希区柯克的《Strangers on a Train》知道的人应该不少吧,这部《Strangers on a Train》就是根据Patricia Highsmith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回过头继续说Ripliad,以Tom Ripley为主角,Patricia Highsmith一共写过五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The Talented Mr. Ripley》(1955)、《Ripley Under Ground》(1970)、《Ripley's Game》(1974)、《The Boy Who Followed Ripley》(1980)和《Ripley Under Water》(1991)。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也频频上映,不过这些电影都不是由一名导演或者一个制作班底连续制作的(不是像HP那种模式)。第一本Ripley的出场之作曾经两次被搬上大银幕,第一次是Alain Delon出演的法国版的《Plein Soleil》,第二次就是由Matt Damon、Gwyneth Paltrow和Jude Law在1999年强强联合出演的同名电影。我昨天看的是第二集的改编电影,是由Barry Pepper饰演Ripley。第三集已经不是年轻时代的Ripley了,是由John Malkovich演的Ripley,另外还有一个德国版的叫做《The American Friend》。


Matt Damon in "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99)


Barry Pepper in "Ripley Under Ground" (2005)


John Malkovich in "Ripley's Game" (2002)

我就说说我自己看了前三部电影后的一些感想。我最先看的是《The Talented Mr. Ripley》,是在叶沙的节目里听见推荐所以去看的。当时就觉得非常好看,也挺震撼的,但也没有回味太多。但是在接下来一直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内,我会时不时的想到Tom Ripley这个人以及他的所作所为,回头想想这部《The Talented Mr. Ripley》其实可以算得上我心中的十强。特别是Matt Damon扮演的Tom Ripley,让人感觉简直无法超越。然后我看的是第三集的故事,当初我看的印象也有点模糊了,总之是已经步入中老年的Ripley了。昨天我看的《Ripley Under Ground》里,Ripley的扮演者是Barry Pepper。我看到有评论说Barry Pepper作为Ripley来说太帅了点,我还是蛮赞成的,因为我觉得Ripley肯定不是“第一眼帅哥”的类型。所以电影里一见钟情和在列车中亲热之类的剧情让我对这个Ripley的认识有了点迷失。不过毕竟有悬疑的底子撑着,会让我又紧张又很想看下去,几乎没什么冷场的。而且里面的女主角很漂亮,我觉得眉目之中还有点像宋慧乔。关于她的间歇性嗜睡症的设定虽然说最后能说得通,但是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刻意。另外,我觉得这个Ripley比不上第一个Ripley的还有最要紧的一点:第一个Ripley的事件的起因是被动的甚至是无意的,而这个Ripley一开始就显露出对钱的贪婪,一路几乎都是他在起着起先带头策划的角色。说是Ripley在他心中有自成一套的价值体系吧,但是我总觉得他内心是向善的,对于他的行为是有悔意的。

至于关于Ripley到底讲了些什么故事,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我就不在这里介绍了。我怕我自己介绍不好,没办法把Ripley的好看之处说清楚,反而做了剧透破坏了大家的兴致。(我怎么老这样?)所以还是去看电影或者直接看小说,肯定不会失望的。

January 3, 2009

H2G2



我怎么就没早点看《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呢?我以前看到这部电影的海报,我还以为是那种恶俗简陋的山寨搞笑片呢。今天才看下来,大呼后悔,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好看了。又好玩、又是想象力超级丰富的,还带点小讽刺,一看就是英国人的幽默风格,实在是太灵了!为这部电影旁白的还是大名鼎鼎的Stephen Fry,看来他就已经成为这种有点幻想的有点魔法的题材画外音专业户啦。

小说的作者是Douglas Adams,他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还参加过《Doctor Who》的拍摄。他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被称为“分成五本的三部曲”,在第三本发行的时候声称是三部曲,第四本发行的时候又自称是“分成四本的三部曲”,第五本美国版发行时封面上印了“所谓银河便车指南三部曲中的第五本书”。这五本书分别为《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The Restaurant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和《Mostly Harmless》。看完电影去看介绍,在豆瓣里看到评价说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要比电影好看十倍。于是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么好看的故事看完,所以立马上amazon把全套买齐了。

这篇网志虽然说了一大堆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但是丝毫没有透露具体情节,是因为我是期待大家去看的,不想事先破坏了惊喜的感觉。要是没办法看到清晰版的dvd或是下载的话,可以去youtube,有人把电影全部贴上去了。Don't panic~一定要看啊~

杀心萌动那一年

《杀心萌动那一年》是我一听了介绍就很有阅读欲望的一本书。说的是二战后的德国处于东西方势力僵持的时候,一名柏林的大学生一日在广播里听到一则新闻。新闻的内容是纳粹时代的法官被判无罪释放,而这名法官在当年判决了很多无辜的善良的甚至是反纳粹的人死刑,其中包括这位主人公的好朋友的爸爸。由此,这位柏林大学生突然就萌发了很强烈的要去刺杀这位法官的意愿。在这种意愿的驱动之下,他开始调查这名法官和当时他好友父亲被杀的来龙去脉。在当初的真相越来越清晰的同时,主人公也了解了被害者的遗孀的悲惨不公的命运。

这本书同时有好几条线索,随着真相的一一揭露,主人公的内心也在不断地挣扎变化。一开始就是热血沸腾,然后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接下来寻找杀人的动力和心理支撑,中途还放弃过杀人的念头,再又重拾杀人计划,一直到最后没有杀人。这样的变化正如标题所说的,整整持续了一年。一开始吸引我的是萌动的杀心,但让我喜欢的恰恰是“依然没有开枪的还算是幸运的结局”。

因为时代背景内容很不普通,所以书里涉及到好多我们平常都不怎么可能遇到的情景,甚至有的是我们都没有机会去想的矛盾问题。总之我看到了好多个引起我注意的点,下面我就简单列举一下,具体就只在心里面展开而懒得写出来了。

(一)
先是主人公为了为自己的杀心正名,尝试去收集很多当时的资料。他用他的思路去观察战时资料,他想到“时而是对毁灭欲的鄙视,时而又被蒙昧所吸引和驱使,时而又对翻阅这些纳粹垃圾感到厌烦。我终于决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像一个科学家那样![……]头脑清醒,如何才能做到呢?当人们被这种完美的阴险语言所迷惑,当预言被摧残时,曾有过痛苦的呐喊吗?”(p.88-89)显然,必须要头脑清楚才能对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做出正确判断和所拥有的信息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似乎总是倾向于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来作为作判断的依据。但是信息量的多少和做出判断正确与否未必有着成正比的函数关系呀。对一件事情一无所知而瞎猜最后正确的概率,未必就比拥有很多各种各样(但是肯定不可能是所有的信息)的信息之后做出正确结论的概率低。如果无法确定信息量与最终正确判断的内在关系,那何必要更可能多的收集相关信息呢?

(二)
然后主人公也问自己:“为什么不学历史,偏要揪住纳粹呢?为什么不学意大利文或天文学,而要研究冷战呢?[……]为什么不在一所英国的大学向上攀登,在一所女子学院找一个美丽、聪慧和贤淑的女伴,然后过着没有历史污秽和魔鬼的自由生活,继续你的写作,写出清秀、圆润、悠然的句子出来,等20年、30年以后,德国人没落,或者至少去掉他们的粗野,最终把纳粹和纳粹精神埋葬以后,像卡内蒂一样坐在Hamp stead Heath咖啡馆里,眯缝着眼睛阅读德国的报纸……”(p.132-133)面对历史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为什么不能释怀而要追问呢?同样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不同的立场似乎应该采取不同的思路。我们对战胜国和战败国的要求感觉很不一样,作为战胜国和战败国是否可以采取同等的姿态面对历史呢?毕竟真正要面对历史的,并不是当初的当事人,而是更广大的无辜的平民百姓。

(三)
我以前对二战的认识是很模糊很懵懂的,一直以为纳粹是大恶人,而其他的所有反对纳粹并获得胜利的都是好人,都是一帮的。看完这本书发觉,其实纯粹的反对纳粹和某某主义完全不是一回事。书中受害者的遗孀其实只是纯粹的反纳粹,没有也不愿意加入任何现存的政治帮派。但是在那些政治帮派的眼中这是不够的,不热烈拥护参与自己的政治帮派在他们眼中就是倾向于另一帮派的敌人甚至“叛国贼”,所以遗孀一家即使在战后应该被平反和赞扬的日子里生活得都很凄惨。书中关于遗孀一家有这么一段评论:“他[阿克塞尔]的父亲看穿了政治和进行了斗争,但却没有对他有什么帮助。他父亲是很勇敢的人,却被胆小鬼们惩罚。他在死神面前拯救了很多受害者,自己却付出了死亡的代价。他是个正直的人,却被送到刽子手的刀斧之下,直到今天还遭到追逐。而阿克塞尔的母亲,就因为说了几句主张和平的话,就被当作女巫长达20年之久。阿克塞尔失望了,这是毫不奇怪的。我们预见到了这个逻辑发展,但却无法把它说出来。我们只能在出门时对吃糕点的人激动一番,叹息伦特纳咖啡馆在30年前有多少人曾为希特勒欢呼雀跃。”(p.168)这样的遭遇让人很气愤但是也很无奈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可悲。

(四)
虽然这本书的最大的反派应该就是主人公杀心萌动的对象,也就是那名被无罪释放的纳粹法官。但是读到后面,我心里萌动着的杀心却是针对许德拉的。许德拉是在战后的一名政府官员,千方百计地污蔑和毁谤遗孀。这可能就是“汉奸比日本鬼子更可恶”的原理吧。

当时以许德拉为典型的政治集团(现在也是)有专治扭曲的民主观念,但是用遗孀的话说“真正的民主应该也允许有其他政治观念的人说出自己的意见,而不应该用多数意见强加给他们。”(p.216)

还有我之前一直想要是自己的观点和政府的观点不一样应该怎么做,比如要是自己是和平主义者,而国家政府却在战争之中,不支持自己国家的军队就不爱国了么?我曾经尝试分析这种问题,但是越分析却越往自己想法的反方向带,而一度想不出反驳的论点来了。直到我看到这本书遗孀的另一断话“与联邦政府执政纲领意见不一致,并不意味是一种敌视宪法的行为。批评政府部门的一个观点、一条法律或者条例,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p.216-217)所以我很反感现在一直提倡的“和谐”,因为我觉得和谐应该是一种最终的结果,而不应该是一种手段。事物发展有矛盾是正常的,也应该是需要经历的过程。应该是“我们这么这么做了,最终和谐了”,这样很自然很好的。而不应该是“为了(显得)和谐,我们要这么这么做”,这样有点“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的意思,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五)
再说说“最大的反派”,主人公想要刺杀纳粹法官,于是就每天跟踪他想要了解他的行程。这时的纳粹法官已经没有了当时的威风模样,从外表看只是一个身形单薄的普通老人。主人公内心突然又有了犹豫,那个纳粹法官现在已经是一个无害的老人了,要不要对这样的貌似毫无抵抗力的老人下毒手呢?一个人身上有两个截然相反的特质,一个是应该受人尊敬和爱护的年纪,另一个是他曾经犯下却未曾为之救赎的罪孽。如果是在一座公交车上,要不要给这样的人让座呢?我个人觉得,功与罪能不能相抵都不一定了,年纪、性别、病患等等作为弱势群体的因素又凭什么来换取别人的有抵减作用的同情呢?

(六)
内心悸动的主人公最终还是没有下手,总结他没有下手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我再次感到了内心的疑虑。有关对R.的计划,我觉得很老式,狭隘、落后,而实际上也如此。向一个纳粹退休老人报复,这确实无法与卡特琳和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勇气相比。为纳粹和50年代司法的受害者平反,这很好,但这也太德国思维了,刻板,非黑即白。思想中的出发点在重新组合,变成了在这个软弱时刻对我最尖锐的裁判:你所以要做这些,只不过是为了证明你在道义上比别人强!而且还要从道义上获取自己的私利!”(p.291-292)

(七)
《杀心萌动那一年》这部以战后德国反思为题材的小说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本书,那就是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也翻译做《生死朗读》)。那本《生死朗读》可以算是我从小说中思考问题的一个开始了,《生死朗读》里的两难的题目我跟我的高中同学做过,也跟大学同学做过,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喜闻这部《生死朗读》已经翻拍成了电影《The Reader》,由Stephen Daldry导演,主演有Kate Winslet和“伏地魔”Ralph Fiennes。而且马上就要上映了,这肯定是我09年必看的一部电影。海报也有点扰乱视听的意思,因为海报的主题写着“How far would you go to protect a secret?”。这句话初看像是在说女主角,细想想其实也在说男主角。毕竟我觉得男主角才是这部作品真正的主角,好歹男主角才是点题的“朗读者”么。

杀心萌动那一年
[德]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德里乌斯

王泰智/沈慧珠(译)
9787802251236


PS:岁末年初大家都在做年度总结,我也回顾一下2008年跟着叶沙读书节目读的书明显比上一年少。只读了几本月光书房介绍的《我眼里残缺的法兰西》和《杀心萌动那一年》;《亚瑟王之死》超长的现在才看了大概五分之一;《人类群星闪耀时》和《拉维尔斯坦》已经买来家里了,我一定会好好看快点跟上叶沙节目步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