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30, 2009

搬家

由于blogspot/blogger在国内被封,此博客搬回至:

http://yann2005.ycool.com

May 9, 2009

科幻世界·译文版 2009.02

镀金锁链(The Gilded Chain)
[美]戴夫·邓肯(Dave Duncan)
陈岳辰(译)

上帝的大衣
[美]凯文·布洛克米尔
周辉(译)

特价《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at Special Bargain Rates)
[美]斯蒂芬·金(Stephen King)
陆恒(译)

寻找匍匐查理(The Quest for Creeping Charlie)
[加拿大]詹姆斯·鲍威尔(James Powell)
吴辰(译)

劫后余生
[澳大利亚]加思·尼克斯(Garth Nix)
袁枫(译)

说实话,我对2009年第2期这一期的《科幻世界·译文版》非常失望,差点连这篇读后感都不高兴写了。首当其冲的长篇《镀金锁链》,长篇是这本杂志的重头,因为它占据了杂志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比例。但是这部《镀金锁链》怎么看怎么都不符合我的胃口。外国的武打小说怎么就被归在了奇幻小说挂了呢?与之类似的《劫后余生》,一开始似乎还挺有意思的,到后面越来越冗长。总之这两篇我都没办法看完。另,我网上查到的资料,戴夫·邓肯似乎是生在苏格兰长在苏格兰后来搬去加拿大现在也还生活在加拿大的加拿大人吧,为什么杂志封面还说他是美国作家?

其他的几个短篇,《寻找匍匐查理》还算可以;《上帝的大衣》的构想是外国(伪)中餐馆的幸运小饼,我觉得是那种欧美人看起来有点意思,但是中国人一看就会觉得很拙劣的点;当下畅销作家斯蒂芬·金的那篇把我弄得更是一头雾水,为什么偏偏是《纽约时报》呢,这和文章前面99%看不出什么必然的联系呀。

May 5, 2009

晃颠艾柯

很难想象《带着鲑鱼去旅行》是和《波多里诺》是同一个作家写的,我最近一连看了好多国外的耍嘴皮子的幽默短文,看得最轻松地要属艾柯(Umberto Eco)的这本短文集《带着鲑鱼去旅行》。主要就是因为这本书里面每一篇都很短很短,看起来翻得又快,所以完全是在出门路上看,一两天就看完了。

这种外国的幽默专栏文章,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其实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有的文章写的时候离现在已经有段年月了,好多题材现在看来有点老掉牙。比如有评论传真机的。第二个就是有时笑点会和外国的民俗文化搭界,俏皮话什么的会用文字游戏,基本上这些好笑的地方很难触碰到我们。但是这本《带着鲑鱼去旅行》好在其译者之一的殳俏,被豆瓣网友誉为“创作型翻译家”,这位译者很会加入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本来可能不管怎么直译读者都不可能看懂的地方,随便加入几句中国的土话,那个好笑的意思就出来了。更绝的是,很容易看出来这位殳俏似乎还是上海人,“相约星期六,有情就牵手”还有“晃颠”这样的语句恐怕是只有上海人才懂的笑点吧。




带着鲑鱼去旅行
[意]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
殳俏/马淑艳(译)
9787563349197

April 24, 2009

恋情的终结

可能是因为先听了节目的作品讨论再去看的这本格雷厄姆·格林的《恋情的终结》,我从头到尾都对三位主人公有着很鲜明的好恶判断。简单来说,对第一人称的莫里斯是负面的,对萨拉和亨利是正面的,特别是对亨利是很有好感的。撇开三角恋情不谈,这似乎是一个讲感情和信仰冲突的故事。信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恋情的终结
The End of the Affair
[英]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柯平(译)
9787544706711

April 22, 2009

天才麻将少女


日本动漫画的主题真的是无所不有,把所有可以用的运动项目都做过主题了,下棋、煮饭什么的都开发过了,现在终于轮到“麻将”这一主题了。《咲 -Saki-》是从2006年一直连载到现在的日本漫画作品,今年春季被电视化,现在每周深夜播出。台湾译作《天才麻将少女》,这部动画的主人公叫宫永咲,讲的自然就是某高中麻将社(想要参加全国大赛)的故事。

既然是麻将主题,我当然不能错过。撇开中国麻将和日本麻将的区别不谈,大致还是能看懂日本麻将的。至于日本麻将的记番算分方法,以前在玩电动游戏的时候,多少也有一点接触。不过这部动画好看之处并不在于麻将天才有多有实力,而在于这是一部很认真的作品,一部把麻将能当回事的作品。把一局麻将里似乎很简单很纯粹的思考行为,用一些很专业很夸张的语气讲出来。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和口才,以及他们对待麻将的热情态度。下面举个例子,用这种语气不管讲什么,都会让人会心一笑加热血沸腾吧。

要胡70符2番的牌需要靠运气,而且还是

能够支配这个空间的超乎常人的运气

另外,开头的时候讲的是宫永咲第一次见到原村和,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就是很典型的峰女壁女相遇的桥段。总之,里面人物都很典型化,举止行为性格爱好都很单一化,都比较单薄。但是看着这样的作品,就是一点也不累,而且很有意思呢。很想一直看着她们打入全国总决赛,就像《灌篮高手》和《棒球英豪》那样一步一步的进阶。我怎么到现在还会被这种少年励志热血动漫画所吸引呢?就独此一部,下不为例。

April 21, 2009

科幻世界·译文版 2009.01

我觉得我对于科幻作品的爱好开发着实算是比较晚,一般应该是人家十几岁小男孩热情科幻然后一直陪伴成长为宅男的套路到我身上直到最近才渐渐开发起来。所以嘴巴上说喜欢科幻作品,但真正看过的科幻小说,特别是大师级的一长卷一长卷的我几乎没看过。以前没条件,但是我一回到上海后在第一个礼拜里就在网上订了一整年的《科幻世界·译文版》。又便宜又是送货上门,而且把2009年前面四期的全都一起送来了,我最近在家就在慢慢一本一本地看。我觉得《科幻世界·译文版》实在是太超值了,里面几乎没什么广告,实实在在的一个长篇加几个中短篇,而且都是国外的名家名作。随便那一本光是那篇长篇其实就等于一本书了,就值回票价了。以后的计划就是要坚持看下去,一个月看一期,写一期整体的观后感。下面就先说2009年第1期的《科幻世界·译文版》。

纪元的终结(End of an Era)
[加拿大]罗伯特·J·索耶(Robert J. Sawyer)
尚晓华/袁枫(译)

光看这个标题和首页插画的时候,很明显一看就是讲恐龙的故事,所谓的纪元的终结自然应该就是讲恐龙的毁灭了。但是这篇小说非常有野心:你以为这只是一个讲恐龙的故事吧,原来它还包含时间旅行的元素;再看下去,里面竟然还有外星人的元素;原以为这个故事就这样了吧,看到最后原来这都只是一场虚幻,都只是一场来自平行世界的日记。所以,一个以恐龙灭绝为幌子的小说,包含了恐龙、时间旅行、外星人、平行世界那么多的科幻元素。每当你以为作者的写作手法已经被你看透了,作者突然之间就调出一种新的并且之前也已经很好铺垫的元素来让你持续意想不到。

在wikipedia看到,原来这位加拿大的科幻作家还很年轻,今年50岁都没到。而他写这篇《纪元的终结》的时候也才初出茅庐,才三十岁出头。作为一个星云奖和雨果奖的双料得主,可能他之后的作品会更成熟更精彩吧。另外,这位这家的作品《Flash Forward》已经被决定电视化,似乎是由HBO和ABC联合制作,现在正在制作阶段,我猜应该会赶上下一年度的春季档吧。参与演出的有Jack Davenport、Joseph Fiennes、John Cho和Sonya Walger等,所以严重期待中,被列为必看列表。

亿万个世界(A Billion Eves)
[美]罗伯特·里德(Robert Reed)
王小亮(译)

预见者(The Visionaries)
[美]罗伯特·里德(Robert Reed)
伍思明(译)

这两篇都是同一个作家罗伯特·里德(Robert Reed)的作品,被SFW誉为“短篇王”。在2007年,他就是凭借着这部《亿万个世界》获得了当年的雨果奖的Best Novella(这个应该算是最佳中长篇吧)。说起2007年的雨果奖,当年我还专门找来几大类别的候选作品看过几篇,印象中原来这篇《亿万个世界》我之前也看过第一章。但是这次完整的看下来才发觉,原来作品的整体故事和第一章千差万别,几乎就是脱离的。

这篇《亿万个世界》的故事背景设定是,发明了一种空间撕裂机,借助这种机器,人们可以离开已经饱和状态的现有世界,一部分人去到一个新的未知的新的平行世界去发展生活。看完整篇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人类实在是太年轻了。“年轻”还算是褒义词,我的意思是太“初级”了、太“有待进化”了。我小的时候总是觉得世界如此太平,全是靠有各大国家的领导在支撑着,这些伟人们如此博学全知使得世界可以没有问题地继续延续。后来我才发觉,其实人类发展历史才那么短,自身的局限性大得一塌糊涂,“把某一位或者某一些人物当作时代的全能救世主”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太缺乏对现实的判断了。现在,谁敢来说他是能力超强的,可以胜任某个团体或者国家的大任的,实在是太自大无耻了。从《Criminal Minds》里面听来一句名人名言,一直想记下来,正配合这篇《亿万个世界》说了:“Whoever undertakes to set himself up as judge in the field of truth and knowledge is shipwrecked by the laughter of the gods.”,爱因斯坦如是说。我说不要说是落成上帝的笑柄了,根本就是所有人的笑柄。

后面那篇《预见者》的设定我也喜欢,说是小说家笔下的主人公其实是真实存在于未来的,小说家之所以一直有灵感写出主人公的故事,是因为天生和这位未来的主人公有一种精神上的联系。这样的情况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还挺好玩的。

塞格里纪事(The Matter of Seggri)
[美]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roeber Le Guin)
袁枫(译)

这是我一年以来,接触的第三部Le Guin的作品了(怎么不把她的中文译名统一一下?勒古恩,勒奎恩,勒吉恩,弄得人头都晕了)。之前的《黑暗的左手》帮她同时赢得了星云奖和雨果奖双料奖,我最近看的《变化的位面》我也是喜欢得一塌糊涂。这篇《塞格里纪事》是一部短篇,故事背景设定和《黑暗的左手》一样都属于伊库盟(Ekumen)系列。引用wikipedia的解释:“数百万年前,在银河系中曾经有一个盛极一时的瀚星文明。瀚星人利用基因改造技术创造具有各种不同特征的人种,分送往数十个环境互异的星球上,范围遍及数百光年,其目的可能是为了殖民,也可能是一项野心庞大的实验。后来瀚星文明突然急遽衰退,人员撤离各星球,留下改造后的人种自生自灭,其中有些发展兴盛,有些因星球环境恶化而挣扎求存,有些则不幸灭绝。日后瀚星文明重新复苏,为过去的所作所为感到歉疚,而开始派遣使者前往各星球,试图重新建立起各星系人类间的交流网络,其具体形式即为星际联盟~~伊库盟。”

其实说白了,就是某个外星的故事。外星球上的生物其实和人类的基本形态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从某些质的根源方面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比如《黑暗的左手》中的格森人是双性同体,而《塞格里纪事》中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在塞格里星球上,女性占绝大部分,她们拥有工作、学习、家庭等一切权利,整个社会都是由她们支撑起来的;而在那个星球上的男性很少很少,没有权利读书工作,生来的命运只有一条,就是作为女性发泄以及为女性提供精子的工具。所谓的爱情,根本不存在于男女之间。说到结婚,正常意识想到的就是两个女性组成家庭,共同养育孩子。男性,完全只是处于低级地位的工具。

一来,这似乎是我们近代社会状态的一种对面。重男轻女以及女性地位低下的实际情况的确在某些地方依旧存在。二来,又让我想到了我们《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女儿国里面的女人们想生孩子了就去和某条河的河水,而塞格里上的男性对于女性而言只不过是河水罢了。而勒古恩就是最擅长于这种关于讨论两性微妙差别的了。在这篇《塞格里纪事》的最后,那个星球上的男性终于有反抗了,但是反抗的代价和后果却依然是惨重和难以承担的。我们也一样,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April 20, 2009

补J-POP

不知不觉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博客中说平时听的音乐的事情了,所以今天一鼓作气把进半年来我听的J-POP整理点评一下。先说几个一句话点评的专辑。YUI的《MY SHORT STORIES》,一如既往的风格,略显平淡。宇多田光的《This Is The One》,似乎是她纯粹意义上的第一张全英文专辑,可能是为了进军美国乐坛,里面不乏好几首挺好听的。倖田來未的《TRICK》,也是一张整体上不错的专辑,宣传攻势似乎没有以前的重了,令人喜爱程度也似乎有所减弱。另外,我最近还听了倖田來未和她妹妹misono联手出的单曲专辑《It's all Love!》,两人合唱的主打曲还可以,但是她妹妹独唱的歌曲让我无语了。这也太难听了吧,还是就是新一代的新风格?


接下来就是最近由我评出来了2008年度日本最佳专辑──Mr. Children的《SUPERMARKET FANTASY》。我本来对Mr. Children不怎么热衷的,在我脑海里印象是“步入中年的boy band”。直到后来听到他们的《くるみ 》和《GIFT》等歌曲,特别是他们的词,让我对他们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所以去年年末Mr. Children出新专辑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听了。但是当时的感觉是虽然有几首比较出挑的歌曲,但是总的来说感觉比较一般。毕竟中年男人的嗓音很难让人有想要跟着音乐摆动的频率。但是最近我回过头去重新听近半年来的音乐,这张《SUPERMARKET FANTASY》却成为了我最喜欢的,觉得最耐听的,每一首歌都是优等的一张专辑。有时烦的时候,我经常一首歌听不到几十秒就要按下一首。而即使是这种时候,《SUPERMARKET FANTASY》还是能让我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听完。我觉得这都要取决于Mr. Children的嗓音,没什么攻击性也没什么花腔,但是有一种让人很信任的能够让人觉得安心的调调,在这种沉稳的调调中还存有一股热血的冲击力。所以这张专辑我不知道该重点推荐哪几首,总之里面每一首我都推荐,确切来说这张专辑五颗星一起推荐


然后是我看《续 夏目友人帐》认识,也就是唱《续 夏目友人帐》片尾曲的高鈴。光说高鈴这个名字容易让人一位是一位女歌手,其实他们是一对男女组合,只不过其中只有那个女歌手发声音而已。今年二月下旬的时候他们出了最新的专辑《ヒビノウタ》,也是他们的第三张专辑。而之前我在网上搜索高鈴的信息寥寥无几,正碰着他们新专辑的发行,我有幸一下子把他们迄今为止的三张专辑一下子都下载到了,其他两张分别为《いろどおり》和《五月のせいにして》。 我本来说过一句有点偏颇的评论,说正是主唱不那么完美的嗓音成就了《续 夏目友人帐》片尾曲《爱してる》的质朴,所以让人感到真实和感动。其实高鈴走的一直就是温暖的知性舒缓曲风,在听了一些他们的其他歌曲后,我也没觉得女主唱有任何的嗓音上的缺陷。反倒是我发觉了好几首我喜欢的歌,主要还是集中在他们的最近的一张专辑里。我喜欢并推荐的有当仁不让的《愛してる》、有点迷幻而舒坦的《四角い部屋の迷路》、简单诉说的《すこしずつ》和终于有点节奏感的《アーチ》。


最后说说太会赚钱的m-flo。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m-flo出了号称love系列终结的精选集《Award SuperNova -Loves Best-》,那张专辑虽然都在靠老歌赚新钱,但是好歹里面也算是首首经典所以也就算了。从那之后,我就一直在等待,还时不时上他们的官网看看有什么新的动态。谁知怎么等了近一年没有任何新歌,甚至没有一张新的单曲,现在竟然出来一张《m-flo inside-WORKS BEST III》。在这张双CD专辑中,第一张CD顾名思义地包含了一些有m-flo参与创作制作的其他歌手的作品,而第二张CD则是赤裸裸地用remix以前的经典作品来充数赚钱。唉,我也只好默默忍耐,然后继续重温m-flo的旧作,期待他们新作的诞生。

另外,最近Rie Fu的新专辑《Urban Romantic》里的主打歌曲《Romantic》是由m-flo中的一员制作的,风格的确也很m-flo。我看很多网友评论说不喜欢Rie Fu的转型,更怀念Rie Fu以前《Life is Like a Boat》的风格。但是我反倒是觉得Rie Fu的新专辑很好听啊,而且要比她以前的那张同名专辑还让我喜欢。新专辑更有时代性,更有活力。我特别喜欢新专辑里的《She Can't Say No ~ノーと言えない女~》这首歌。

April 15, 2009

又读布莱森

其实在上海译文出版之前,已经有深圳的海天出版社出版过一个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的《悄胡子逛世界》系列。回上海后去图书馆就看到了这一系列中的一本《哈!小不列颠》(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于是就借回来看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没有之前看他另两本书的时候感觉轻松搞笑。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看看。没什么大的感想,有几段小的摘抄。

依我之见,我们有三个永远不可能不快乐的理由。
第一,你生下来了。
第二,你是活着的。
第三,你有吃不完的东西,活在太平盛世,而且《在老橡树上绑一根黄丝带》再也不会是第一名畅销曲了。(p.119)

过去二十年里情势的逆转程度真是教我吃惊。从前生活在英国总有股说不出的高贵感觉。单只是活在这里、工作、纳税、赶搭班次不多的巴士,做个即使不是杰出至少还是正经的人士,你就会觉得自己为了一个高贵的企业略尽绵薄。因为这个企业是个充满同情及善意的社会,全体百姓享有医疗保健,有像样的大众运输系统、充满智慧的电视节目、一视同仁的社会福利及其他种种。我不知道你怎么想,不过我一向相当骄傲自己是其中一分子,尤其是你不必真正去“做”什么事──用不着去捐血、去买公债或是特意去做什么──才能感到自己是个尽了心力的一分子。但是现在不管你做什么,到头来你都会充满罪恶感。到乡间走走,就会提醒你,你罪无可恕地增加了国家公园的拥挤和脆弱山丘上步道的侵蚀。要搭卧铺到“苏格兰高地”或搭“塞图-卡利梭”线火车,或在星期天想从兰迪德诺搭巴士到布莱奈,你就会开始觉得自己奸诈又变态,因为你知道这些交通服务需要昂贵的维持费用。开车兜风、找工作、找地方住,你做的不过是占据宝贵的空间和时间。至于所需要的医疗照顾──你怎么这么狠心又自私呀(“我们是可以治疗你的脚趾甲内翻的,史密斯先生,不过那就表示说我们要拔掉一个小孩子的呼吸器管子了。”)?(p.222)

是这样子的,长时间的单独旅行会以不同方式影响到人。你倒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你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要去,再加上脑袋也不太常用,这是件很不自然的事,时间久了你就会有点疯狂。我常常看到别人有这种状况。有些独自旅行的人会开始自言自语:是一种静静的喃喃交谈声,他们一位别人不会注意到。有些人拼命想和陌生人在一起,在商店柜台跟人聊天,待了长得教人不舒服的时间以后才好不容易离开。有些人变成贪得无厌、着了魔似的观光客,带着一本旅游指南从一个景点到一个景点,进行要看遍每个地方的孤独探索。(p.292-293)




哈!小不列颠
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
[美]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
张琰(译)
9787806545805

April 12, 2009

Doctor Who S04E15 "Planet of the Dead" 中文recap加个人感想


下面是《Doctor Who》S04E15(2009 Easter special)《Planet of the Dead》的中文recap,完整剧透,请三思而后看。

=========================== Recap ===========================

Christina是一名飞天女盗,这天晚上她刚从博物馆偷到一个价值连城的古董,勉强从博物馆逃出来,却发觉警察已经从各路赶过来想要缉捕她。情急之下,Christina随便上了一辆200路双层巴士。车门刚要关上,上来了最后一位乘客,那就是我们的Doctor。于是警察在后面追,巴士在前面开。在经过一个隧道的时候,巴士竟然突然之间消失了,而这辆巴士载着车上的所有乘客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满眼都是沙漠的地方。


警察看得莫名其妙,怎么也想不通,于是叫来了这方面的专家小红帽UNIT(为什么不叫Torchwood呢?)。原来是出于某种原因,在这个隧道里产生了一个虫洞。200路巴士就是通过这个虫洞到了远在宇宙另一边的一个星球。200路巴士里的乘客包括冲动的只身穿虫洞而被烧死的司机、两名年轻人、一名家庭妇女、一对夫妇(其中的妻子有点预言的特异功能),还有挺身而出成为领袖的Christina。现在想要回到地球,唯一的办法就是乘坐这辆已经废了的巴士穿过虫洞。


其他人留在车里,Doctor和他的新伴侣Christina便外出考察。路上碰到两个类似苍蝇的外星人,帮助他们了解的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个星球原本还是欣欣向荣的,但是被很多很多长得像某种海生物的外星生物占领了。这些外星生物把整个星球摧毁成了沙子,然后他们不断加速围绕星球飞行,以此来创造虫洞,然后通过虫洞到下一个星球摧毁。眼看着这些外星生物正朝着虫洞飞行,试图要到地球做下一步的侵蚀,Doctor和Christina成功地获取了苍蝇外星人飞船的原动机,安装在了200路巴士里。


由此,Doctor终于可以开启巴士,空中飞行带着所有的乘客回到了地球。在地球这边,也有小红帽UNIT的帮助。UNIT的天才geek在Doctor的指导下,及时地关闭了虫洞,而UNIT其他的火力也成功地消灭了所以随着巴士归来而带来的潜在威胁。冒险历程告一段落,Christina觉得自己和Doctor一拍即合,主动提出接下来吆喝Doctor一起冒险。Doctor却拒绝了,原因是他觉得他之前的那些伴侣都没有好的结果。最后Doctor回到他的Tardis,Christina则飞起那辆200路巴士继续属于她自己的冒险。

=========================== 小感想 ===========================
200路双层巴士,非常的英国,这200路据说还意味着这是《Doctor Who》有史以来的第200个故事。本集是由Russell T Davies和Gareth Roberts共同创作的。前者不用多说了。后者是第四季我觉得相当出彩的一集《The Unicorn and the Wasp》的编剧。但是说实话,这个复活节的特辑的故事还挺让我失望的。没有用到Tardis,没有什么让人拍案叫绝的悬念设计,感觉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行的冒险故事。还有最后的一吻,太cliché了,我原来期待的可不止如此。中间一如既往地穿插了一点笑点,包括Doctor的交通卡、墨镜等。唉,没有了Donna,Doctor没有以前那么好笑了呀。

April 10, 2009

United States of Tara

刚开播的时候,我就对《United States of Tara》很感兴趣,当初只不过是被其新颖的主题所吸引,也没什么大发感慨,只是随便配着Dexter说了说其主题的良苦用心。到现在第一季短短的12集已经播完了,我觉得这是本年度最佳新剧。

简单的剧情介绍:Tara具有多重人格,包括16岁的反叛少女T、中规中矩的家庭主妇Alice、故作粗俗的男人Buck、原生态动物性Gimme。周旋于那么多分身之中,Tara还是想维持本身并试图和家人共同克服难关重获自我。她的家人有她的好老公、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妹妹。一开始最让我惊讶的是,Tara的家人们对Tara如此特殊的情况的包容度之大。就算突然之间Tara不再是Tara了,大家还都能够保持正常的态度,没有人会为此大哭大闹或是心中不快。也就是这一基点,使得Tara想要去直面自己的问题,有支持有勇气去面对过去发生的可能导致她多重人格的事故。

这部戏好看之处,我觉得在于它的情节紧凑但不夸张,每个人物线索清晰而且各有看头。而且这是一部美国少有的每集才二十几分钟的剧集,所以每次我看得还意犹未尽就已经结束了。期待下一季吧,其实Showtime的边缘题材总会给人带来惊喜。另,此剧的片头和片头曲还挺有意思的。第一季最后一集的结尾的歌《Love of the Loveless》好像被Showtime的其他剧集也用过,经济大环境不好,这样也能节约成本?

April 9, 2009

“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

看这部《Door To Door》,本来是冲着二宫和也去的。自从看了《流星の绊》后,对二宫和也非常有好感,但是后来去看他以前主演的其他日剧,例如《日本派》或是《贫穷贵公子》,却非常没有感觉。因为我觉得长成二宫和也这样子,随便一摆就是像小狗一样可怜的表情,实在不适合演很花哨的角色。在这部《Door To Door》中,二宫和也扮演的是一名患有残疾的儿子,演技和扮相都正好是二宫和也的路。另外,这还是一个求职的故事,我也想看看,好激励我的求职之路。

为了正面思考,我不想谈这个故事如何老套或是如何很容易被人猜到埋下的伏笔,还是说说观后的收获。“想做的事”跟“能做的事”是不同的。这是本片一开头出现的第一个“父亲的名言”。剧中出现了很多“父亲的名言”,但是只有这一句是一直穿插重复出现的。而且这句话还在临近结尾的时候被推翻了,主人公说:“‘想做的事’跟‘能做的事’不一定不同。”我觉得这部片子固然催泪和励志,但就是对于这句话的处理使整部片子有了一种提升。

有一次有一名将要毕业的听众打电话给叶沙咨询就业心态问题,叶沙说关键是要摆脱学生心态,就是说在求职就业的时候先问自己能做什么。所以说,“想做的事”跟“能做的事”是不同的,这句话很对。与此同时,“想做的事”跟“能做的事”不一定不同,这句话也对。但是前面那句话每个人都应该说,后面那句话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说的,必须是切身真正经历并理解前面那句话之后才有资格说的。

PS:我这个观后感实在是写得太干了,只做鞭策自己之用。

March 30, 2009

Merci

最后一晚,思绪很杂,但是最多最强烈的就是感觉有满腔的感谢要对所有在法国认识的这些好朋友们说。借用《续 夏目友人帐》里面的一句台词:“感觉来到这里以后,就一直在索取。我也能成为对别人有些帮助的人吗?”希望在人生下一个阶段的我能够成为一个对别人有些帮助的人吧。

重贴黑塞的《阶段》,自勉也互勉。

阶段

如同鲜花凋萎,青春会变老,
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曾鲜花怒放,
每一智慧,每一德行都曾闪耀光彩,
却不能够永恒存在。
我们的心必须听从生命的召唤,
时刻准备送旧迎新,
毫不哀伤地勇敢奉献自己,
为了另一项全新职责。
每一种开端都蕴含魔术力量,
它将保护我们,帮助我们生存。

我们快活地穿越一个又一个空间,
我们决不囿于哪一种乡土观念,
宇宙精神使我们不受拘束,
它鼓舞我们向上攀登,向远处前行。
当我们的生命旅程稍稍安定 ,
舒适生活便使意志松懈,
唯有时刻准备启程的人,
才能够克服懒惰的习性。

也许在我们临终时刻,
还会被送进全新的领域,
生活的召唤真正永无穷尽……
来吧,我的心,让我们快活告别!

March 17, 2009

变化的位面

《变化的位面》(Changing Planes)是继《黑暗的左手》之后我看的第二本厄休拉·勒奎恩(Ursula K. Le Guin)的书。虽然说作者在科幻界名声在外,但是一来我没有看过吉卜力工作室的改编她的作品的《地海传说》(据说只是宫崎骏儿子的失败之作),二来我在读《黑暗的左手》的时候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醍醐灌顶的感悟。但是当我在看这本《变化的位面》的时候,我觉得厄休拉·勒奎恩实在是太棒了!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这本书标题的“位面”其实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平行世界。书中的第一篇小短文就先解释了一下位面的意思。说是在我们的世界里,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飞机晚点不知道多少时间、甚至航班莫名延迟或者取消的情况,导致大量的旅客逗留在机场无所事事。于是有一个人发明了一种手势,只要一做这个手势就能使旅客突然之间到达另一位面,在另一个位面待一会再回来正好可以赶上要赶的飞机。这些位面可以说是我们的平行世界,但是与我们的世界差异性很大。所以与其说别的位面是在另一个平行世界,说是在另一个外星球更为直观。这本《变化的位面》是一部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短篇集,因为其中分15篇说了15个完全不同位面。

讲那么零散而没有延续性的短篇,我本来的期待值只要有一两个好看的我就满足了。但是这15个位面每一篇我都很喜欢,而且每一篇都很会抓视角,各篇都耐人寻味又激人思考。每一篇都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如果要我好好花时间,每一篇我都能联想出一大堆的读后感。因为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其他位面的故事,每个位面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审视自己的世界。但是懒如我,接下来我就挑几个我特别喜欢的点到即止地说说我的想法。

《季节》讲的位面里的人长着鸟的嘴,而且保留着候鸟的依照季节迁徙的习性。但是当其他位面的文明到来,提供了各种知识和技能可以使之免遭迁徙之累并且让他们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当地的人们却一致拒绝。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赞同当地人的做法,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决定,不受外界的影响。面对改变与守旧,我似乎倾向于后者,因为我觉得现在事物发展的速度之快太鲁莽了。但是我又想到另一种说法,问中国为什么要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发展推广价高但环保的产品。那些欧美国家之前已经不断在挥霍自然资源了,而那时中国都没有怎么发展,自然资源也没有怎么浪费利用。而现在中国终于发展起来了,开始想要大量运用有限资源的时候,欧美却充当环保卫士,来限制资源的开发,这样对中国不是很不公平吗?中国就不能像欧美那样挥霍个几十年再搞环保产品吗?回答是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现在的地球是个全球竞争的环境。如果中国现在不发展环保产品而欧美正在发展,那几十年后等到中国用够有限资源了再来发展环保产品,那怎么可能跟人家竞争?这样的话,中国是永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要不要接受外界的影响,如何接受外界的影响,接受外界影响的时候应持有怎样的思路和心态,这些问题都值得好好想想。

《社会性的梦境》里的这个位面很有意思,存在于这个位面上的人们的梦境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一晚下来,家里的每个人做的都是互相参与的同一个梦。巧的是那天我正在看这个故事,晚上回到家,合住的同学跑来跟我说她刚做的一个梦。梦的内容就是她发现我们一起住的几个人都做了同一个梦。梦套梦套梦,梦实在是个玄妙的东西。梦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弗林位面上的哲学家说:“是为了扩宽我们灵魂的界限,让我们想到一切可能想到的:让我们脱离自我的严格控制和固执自满,让我们感受到附近所有其他生物的恐惧、希望和快乐”。

《玛西古的悲哀故事》我一开始不是很喜欢,这个故事里由四个存在与那个位面的战争历史故事组成。这个战争的故事一个比一个复杂大型,一个比一个有战术战略,但是我对于这些残酷低等的战争故事怎么也提不起好感。我还在想“这本书里原来还是有我不喜欢的故事”的时候,我再翻到这个故事的一开始,我的态度便180度转弯。一开始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解释,这个世界“是一个曾经拥有血腥的历史,而现在却安静祥和的地方”。丑陋的内容只是过去,不管战争这种丑陋的东西是否是历史发展的必须,但是至少有一个“安静祥和”的状态去期盼,那就已经很好。

《大快乐》里面的位面的进出是由一家神秘的旅游公司控制的,在这家旅游公司的安排下,那里的每个小岛就是一个节日。在那些小岛里,每天都是圣诞节,每天都是元旦新年,每天都是各种各样并且在不断开发出来的节日。不用等一年,就可以去那个位面做节日购物,享受节日气氛。这简直就是我小时候的梦想。但是现在看来节日的意义恰恰在于不是每天都是节日。节日的商业化导致连节日也是mass production的,关于mass production是不是很值得商榷呢?

《永醒者之岛》故事里面的有一群科学家相信睡眠是一种残留的行为模式,睡眠中断了大脑正在进行中的功能,粗暴地干扰连贯的想法,从而阻止人类的心智发展到其最大的潜力限度,而相应的失眠是天才的表现。于是这些科学家们培养出了一群不用睡觉的孩子。这似乎是科幻小说的老梗了,这些“不用睡眠”的人的结局也很好猜到。关于这个故事我想说两点。第一点是很普遍但很值得注意的因果关系倒置的问题,天才和成功人士睡的少,睡的少就能成为天才或成功人士?所以现在那些想把孩子培养成伟人或成功的人的父母们,执着学习天才身上的某一点或许不但没有用还会害了人。第二点是科学实验好恐怖,如何又好好发展,又做好有预警的控制呢?

《飞人》位面里的大部分人生活和我们一样正常,但是其中有很小一部份的随即的人会在近20岁的时候身体经历一次蜕变。这次蜕变会使他们的背后长出一双巨大的翅膀,这双翅膀使他们有了像鸟一样飞翔的能力。这些长出翅膀的飞人的人生便可能因此踏上完全不一样的轨道,但也有极少数的飞人还是选择不顾那双翅膀而继续过常人的生活。与人不同之处,是坦率地接受下来,还是谨慎地隐藏起来,还是该做其他怎样的处理呢?

去不同的位面/平行世界/外星球旅行,乍看之下好像和Stargate有点像,SG小组通过星际之门访问不同的星球,而厄休拉·勒奎恩书中的主人公通过一个小小的手势拜访不同的位面。但是实质上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同时也是我如此喜欢这本的书的另一个原因。这个差异就是《变化的位面》里面的主人公到各个位面旅行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几乎是没有任何介入的。而类似Stargate的连续剧,因为是连续剧就必须有主角,既然讲的是主角去外星球的故事,当然不可能安排主角一路上全程只是在旁边干瞪着。所以,我就更喜欢这部不可能被改编成连续剧的《变化的位面》。

变化的位面
Changing Planes
[美]厄休拉·勒奎恩(Ursula K. Le Guin)
梁宇晗(译)
9787802252752

March 13, 2009

书店惊现《还珠格格》

我昨天在Saint Michel那里等人,等的时候去逛了逛二手书店。Saint Michel就在最市中心的塞纳河左岸,算是拉丁区,也就是很多历史悠久的公立大学的所在。沿着Boulevard Saint-Michel,有很多家书店,感觉有点像上海的福州路。但是有一点很大的区别就是,这些书店大部分都是二手书店。巴黎规模最大的二手书店叫做Gibert Jeune,就在那里。说这家店规模大,是因为就在Saint Michel那块不大的地方,它就有好几家分店,每家分店还各有自己的专营领域。

不过我去的不是Gibert Jeune,而是一家标志是可爱的卡通小人的书店BOULINIER。一下子吸引住我的就是,他们把书架摆在外面,贴着红红的标签“每本两毛”。就是抱着贪小便宜淘书的心态,我进入了这家书店。其实仔细翻翻,两毛的都是不知道谁出的,白送也不一定有人要的那种。但是真的去小说类架子去慢慢找,好书似乎还是不少的。价钱当然不可能只有两毛了,不过五毛到八毛的价格也是公道得不得了。然后我看到角落的地方,是外语类的书籍。随便去翻翻,竟然还被我翻到几本中文书。其中竟然有一本《还珠格格》,还是第二部的第三本,另外还看到两本二流的武侠小说。估计是哪个留学生大清仓的时候把自己的中文书卖出去的吧。不过书店还会莫名巧妙地收这种书,倒是令我很意外。

最后晒一下我的收获:两本埃梅的短篇小说集《Les contes du chat perché》和《Le passe-muraille》、纪德的《La symphonie pastorale》,这三本还都是folio系列的。Margaret Atwood的《La voleuse d'hommes》,这本好划算,我看网上新书要11欧呢。还有三本送同学的当开玩笑的书,一本搞笑日文书、一本讲Lancelot的书、还有那本《还珠格格》。那么多书,一共才五欧,真是赚到啦。

March 10, 2009

怀特散文

E. B. White鼎鼎大名,是《精灵鼠小弟》和《夏洛的网》的作者。叶沙也曾在节目中多次介绍过他的作品,散文方面其中包括《Essays of E. B. White》,这本书被上海译文拆成《这就是纽约》和《重游缅湖》出版,还有这本相对比较近期出版的《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 The Second Tree from the Corner)。

我是紧接着Bill Bryson看的E. B. White的这本《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所以下意识地会有一些比较。首先我觉得美国作家写作的首要信条似乎就是不能让一篇文章,特别是短篇的散文,看起来枯燥无聊。所以不管是怀特还是布莱森都努力使文章显得很有意思。在这一方面,布莱森做得比较刻意,于是他的文章每篇都要让人笑笑的,但是怀特就相对比较朴实。而且就像以前叶沙节目做过的《重游缅湖》一样,看着挺舒服的,到了故事的结尾却总归给人感觉心里咯噔一下。

这本书我有一半是在地铁里读的,另一半是在室内读的。我明显感觉到在地铁里读的体验很不好,而在室内读到的似乎都是好看的我喜欢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难道怀特的文章不适合在嘈杂的环境里读?这本书里面有几篇我特别喜欢,好像还有几篇是和《Essays of E.B. White》重复的。我喜欢的有《一个美国男孩的下午》、《闲话幽默》、《牧场管理》和《一头猪的死》。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
The Second Tree from the Corner
[美]怀特(E. B. White)
孙仲旭(译)
9787532745869

March 8, 2009

AI8最挺Megan

今年我还是不可免俗地继续看《American Idol》。今年不仅多了一名评委,连赛制也和前两年不一样。这回是先选出36强,然后分三组每组分别进三名,剩下的选出8名进wildcard,最后直接选出12强(实际上是13强,剧透)。这个赛制还挺复杂的,而且好几个我喜欢的不幸止步,好几个我看不顺眼的竟然都没通过wildcard就进了13强。

从数量上而言,今年似乎男生比较强。每三组进三名的时候规定这三名是男生的第一名、女生的第一名和接下来不管男女票选最高的选手,而三组结果都是两男一女晋级,也就是要不是有一条性别的规定,今年进13强的男选手可能更多。13强里面只有5名是女选手,而我本届最最最喜欢的就是一名女选手,她就是Megan Joy Corkrey。实在搞不清楚那个Joy是第二个名,还是一个姓,所以还是简称Megan好了。其实说实话,前面几个阶段包括海选和好莱坞周的时候我都没怎么注意到Megan。我都在专心看某女的闹剧,然后心里不断祈祷她被淘汰但一直不如愿。一直到分组比赛的时候,Megan现场演唱了一曲《Put Your Records On》。我本来就很喜欢这首歌,加上Megan不仅把这歌唱得好听,还非常有自己的风格。她的风格简单直接率性,实在太让我喜欢了。陪着音乐,Megan还会像陀螺一样摆动身体和手臂,很搭她的唱腔和嗓音。如此完美的表演,她竟然没有直接进12强,当时真的很让我失望。不过那么厉害的选手,肯定进wildcard的呀,进了wildcard也肯定成功进13强的呀!所以我一定要支持Megan到底!


最后附上Megan的现场演唱《Put Your Records On》,另外附加缅怀一下我挺喜欢的但是被淘汰的Von Smith和Ricky Braddy,再附加诅咒一下我讨厌的却进了13强的Danny Gokey(苦情亲情牌已经被你打烂了)、Michael Sarver(Ricky Braddy的位子就是被你这个莫名其妙人气超高的胖子抢走的)和Scott MacIntyre(实在不懂你的风格)。

March 3, 2009

布莱森趣文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的作品,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国内首次引进翻译出版的《人在故乡为异客》和《失落的大陆》。前者的副标题是“二十年后返乡手记”,里面都是一些他的专栏小文章,主要说他观察英美各方面的差异;后者的副标题是“美国小城之旅”,说的是他从他的故乡出发,分别走东边和西边两个圈,沿路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小城游记。

别的不说,看比尔·布莱森的第一感觉就是轻松。本来平淡的话题,看着看着就会噗哧笑出来。里面的笑点现在看来有一些已经是老梗了,让人觉得有一点点刻意,但是总体还是让我有很大愉悦感的。所以这两本书我觉得恰到好处,而且正好互补。我先看的《人在故乡为异客》一篇篇都是逗笑的短篇,看多了有点太嬉皮笑脸了,然后再看看《失落的大陆》,笑点没有那么明显刻意而都藏在千奇百怪的叙实记录里了。不过总体而言,我还是更喜欢《人在故乡为异客》,里面特别喜欢的有两篇,《数字游戏》和《演讲稿》。



人在故乡为异客──二十年后返乡手记
I'm a Stranger Here Myself: Notes on Returning to America after 20 Years Away
[美]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
夏菁(译)
9787532745968






失落的大陆──美国小城之旅

The Lost Continent: Travels in Small Town America
[美]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
温华 / 张艳蕊(译)
9787532745357

February 28, 2009

The Blind Assasin

这是一本情节相当错综复杂的书,主人公的人数却不是很多。本书一开始的时候似乎在讲四个故事,叙述者现代的生活、叙述者年少时的生活、某人隐秘的爱情故事以及一个关于盲刺客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展开,似乎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能忽略,因为渐渐地这四个故事其实是在讲一个故事。

这本由Margaret Atwood写的小说名叫做《The Blind Assasin》,而《The Blind Assasin》又是组成此书的四条故事线中的一条,同时又是又是书中人物Laura出版的一部小说。如此环环相套的设计,让人很容易想到纪德的《伪币制造者》,在那本纪德的小说中同样里面也有一本叫做《伪币制造者》的小说存在。还有一点类似的就是,不管是《The Blind Assasin》还是《伪币制造者》,小说中的小说的存在总有些不那么确定。读完全书,我还不能确定到底这本小说中的《The Blind Assasin》是由谁写的。看上去明明讲的是Iris的故事,又有可能就是Laura想象出来的。而书中的其他情节,即使是由Iris第一人称叙述的,也让我觉得不那么真实。因为这些事情可能是主人公Iris自认为的真相,而未必是实际的真相。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者才从四个方面来描述这个故事,全由读者自己来填补未知的连接,让读者像盲刺客的制造者一样,来读一个可以自己参与创作的故事。

The Blind Assasin
Margaret Atwood
9780385720847

February 22, 2009

O2STK

网络资源很丰富,有好多好东西。有的东西一看就知道很好,同时也明明很清楚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看的(比如一些科教纪实作品),但是还会忍不住下载下来。心里的独白就是自己以后肯定会看的,也不管它浪费占用了多少资源,而其最终命运总归是被束之高阁或者是哪天因为空间不够被删除了。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最近把《The Middleman》看完了,因为这部《The Middleman》就正好匹配上述的类型。

《The Middleman》是去年暑假由abc family推出的一部由同名漫画改编的新剧。刚放的时候我就看了第一集,觉得非常有意思,还热血沸腾地写了一篇网志特别推荐。可是这部美剧的漫画特征太明显了,对话天马行空东拉西扯,语速超快而且其中还夹杂着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生僻词汇,重点是当时没有一家翻译租做字幕。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觉得好看但是怕自己在没抓到笑点的情况下把这部剧看完是一种浪费。于是我转向了另一种浪费的途径,那就是在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再会去看的前提下,把每一集都下载了下来,放在移动硬盘里,过不多久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最近我想找点轻松的能逗笑又不白痴的片子看,于是又想到了这部片子,而且在网上找到了部份中文字幕和所有的英语字幕。就这样我又一集一集地把这部《The Middleman》看完了,观后感是里面的人物都好酷。生活上的烦恼不足挂齿,每个人讲话还都是妙语连珠,出现的敌人也是千奇百怪。我还学到几个Middleman式的新词,比如"phooey"还有“O2STK(Organization too secret to know)”。看似呆板的两个主角Matt Keeslar和Natalie Morales,其实演得都很好。就是可惜这部《The Middleman》仅此一季,没有下一季了。

February 17, 2009

就算你说大,我也没给别人添麻烦


续 夏目友人帐》的第六话《少女の陣》和第七话《呼んではならぬ》是两集一个故事,讲的是少女看到妖怪并被威胁的故事。(实在是很难给《夏目友人帐》做剧情总结,因为这部动画片根本不靠故事剧情发展取胜。)总之,这个故事意如既往的好看,而且出现了一个特别特别搞笑的妖怪。第六话全靠这个“小胡子”,一扫犹豫催泪的气氛,我忍不住要截图把他贴出来。

February 15, 2009

Little Dorrit

《Little Dorrit》是在去年秋天上演的又一部BBC的名著改编剧,原作是狄更斯的同名小说。说的是Dorrit一家因为贫穷和富有而己经变化的人生命运,虽然说总体的主题是比较现实比较黑暗的,但是我觉得里面有好多角色都非常可爱,我都能找到或大或小的闪光点。这一点我发觉我很难在现代的小说里找到,可能是现代小说更讲究真实、更讲究冲突与自我矛盾。我总是有倾向想要站在主人公的那一边,但是现代小说的主人公却很难让我喜欢起来。而《Little Dorrit》里面的人物即使有各自明显的缺点,但还是很可爱的。比如Little Dorrit的姐姐沉迷贵族社交但是心底深处还是处处为妹妹着想,其他配角也是都很善良都很有意思的。我最最印象深刻的当然还是Russell Tovey扮演的John Chivery,这才叫真正的深情而又纯情的大丈夫么。

另外,此剧明星客串众多。Eve Myles和Freema Agyeman,一个演智商停留在幼儿阶段的少女,一个演糊里糊涂跟人跑了的女人(Freema Agyeman所扮演的角色的这条故事线交待得有点弱,让人看得觉得怪怪的而且很匆忙)。

February 13, 2009

天才不可爱

几乎是没有情节和故事推进的小说,以前在看索尔·贝娄的《洪堡的礼物》的时候有点这个意思,在一堆故事基本骨架里面有一长段一长段很多的对于事物的看法、分析很有深度,所以我在读《洪堡的礼物》的时候在抄了好多段落做笔记。但是这本《拉维尔斯坦》首先页数就要比《洪堡的礼物》薄很多,里面的情节几乎没办法把他连续而完整地说出来,所以很佩服叶沙当初在做节目的时候还能把这本书的故事给说出来。总之,这本《拉维尔斯坦》的重点不在于故事情节,而是穿插于情节中的“哲学的生活方式”的点滴片段。

这本书的主人公拉维尔斯坦的原型就是美国学者艾伦·布卢姆(Allan Bloom),著有《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似乎本身就是一个哲学家。而这本书里的人物一言一行似乎就是艾伦·布卢姆的翻版,与其说书中的内容是作者在回忆,倒不如说是在记录以艾伦·布卢姆为中心的生活状态,艾伦·布卢姆对事物的独有的看法。在我看的过程中以及看完以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就是拥有超群智慧的哲学家了?怎么就是这么一个一点也不懂得谦逊也不让人觉得儒雅的大俗人呢?衣服要穿好的却邋遢得要命,家用电器要用最新最好的也不讲究环保。这么一个应该是成为楷模的人物却一点也让我喜欢不起来,简直太不可爱了。我以前一直觉得,随着智商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应该是越来越谦虚的、越来越有涵养的。但是最近我却发现好多人,好多所谓的天才或者成功人士,反而只是仗着自己的聪明或者一技之长,无限量地发展自己令人厌恶的粗俗性格。这让我本来“智商是与令人厌恶程度是成反比”的想法一下子破灭了,也让我渐渐做好心理准备去遇见那些“很聪明或者很成功的烂人”。

不过既然这本书其实不是讲故事的,那我再在这里不断强调这个天才可不可爱也实在没什么意义,因为关键不在于天才的性格怎么样,而是天才是如何厉害的。具体我也总结不来,乱七八糟的拉维尔斯坦的各种看法看了一大堆,但是没看出个系统的所以然来。所以最后还是引用叶沙在节目中的小总结吧。

第一遍看的时候:

讨厌里头所有的人,但是喜欢这本书。我喜欢听聪明人说话。他们的话语当中百分之七八十我能懂,或者我以为我懂;有一二十我完全不明白,但是懒得去查,到底那句话谁说的,前因后果怎么回事——我想算了。我更愿意跟上他,假装自己是能懂的,听他说下去说下去。我听的正津津有味呢——扑哧——这个故事说完了。

第二次阅读的时候

我觉得好像这个作者索尔·贝娄是在俯瞰以往的生活,就好像我们看自己的生活。因为虽然角度是俯瞰,但是底下是那个我很熟悉的房间,那是我的卧室、我的家、我的朋友、我的生活、我所做的事情,所以他看的很清晰。他写的时候带一点点调侃,但是这种调侃是朋友间的,是喜欢的人——就像我们再怎么样尖锐地自我批评,毕竟那是对自己,不会痛下杀手——带着那样的一种温暖在调侃。所以他写的人再丑陋还是有点亲切。

那些人我还是不喜欢,包括齐克,我也不喜欢。但是我必需承认我比不上他们,比不上的那一部份肯定是我喜欢的部份。就是,当他变成一个实在的人的时候,他大概是很讨厌的,但是他所拥有的东西,其实也不是他自己的吧,也是他学来的。我们要学他怎么学,而他肯定不教。

哲学的生活方式

像拉维尔斯坦那那样来对待自己的疾病、对待自己的最后时刻、包括他会那样与齐克谈论,这一切的一切所描绘的,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之为“他们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就是我所说的哲学的生活方式。

要解释哲学的生活方式要分几个层次。


首先,我们一般所说的哲学。那是中学里头就讲的,哲学是所有学科的总和。这是我们中国人最普遍接受的定义,但这个定义是个伪命题,是句废话。

哲学还有一个解释,就是要把它分成西方哲学(这里头有个系统)、东方哲学(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古代的哲学)。这两大块又可以细分,有很多不同的流派。我们比较熟悉的大家都会讲的那些词,比如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诸如此类。用流派来分,好像我们讲的这个东西就叫哲学。


还有人觉得不应该这样来讲流派,而是应该说哲学是人类对自身的存在、对自然认知的一种记录,是人类智慧的记录。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去细分那许许多多的流派,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我们的智慧达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时代,我们达到的智慧的最高点的这个思想记录下来的东西就叫哲学。我们要学的就是那个记录,这也是一种说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多说的哲学全部都在讲文字,或者说在讲概念,总之那是一个跟我们个人无关的东西。


还有一个说法,哲学这个词是一个外文词汇,原本的意思就是“爱智慧”,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接下来就要讨论什么是智慧。智慧首先要区别于知识,智慧是人本的一种概念,而知识似乎是客观的一种概念。也就是说,其实智慧是一个对象,哲学是对这个对象做一个作用。这个作用也已经被规定了,那就是“爱”。可这个话也等于没有讲,因为这个对象是什么也讲不清,所说的爱是什么也讲不清。

最后,布卢姆的老师里尔·施特劳斯说了一句话,把所有这些讨论全部都涤荡一净。他说:“哲学是没有的。”因为我们所谓的哲学压根是没有的,所以不需要在那些层面上做任何讨论。

然而一种区别于世俗的生活方式是存在着的。有许许多多在历史上被称为哲学家、思想家的人,他们留下的很多观念、很多智慧的火花到今天还被人们反复地讨论,还激发着更多的人内心能够拥有更多通透的感觉、也可能有新的发现。而这些人他们到底想了什么、最终被文字记录下了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透过点滴文字记录或多或少地还原一下那个人当时到底是怎么过日子的、怎么跟人打交道的、他关心什么、他放弃了什么、他身边簇拥了什么、以至于他最后文字记载留下了什么,包括有些人留下了名字,居然没有一个文字留下来,这种人好像古今中外也不是少数,还是有那么几个的。有的人写下了很多很多,有的人一个字也不写下来,有的人比如我们的孔子“述而不作”,你说他写了还是没有写。这一切在讲述的就是生活方式。那些历史上留下的最聪明的人的生活方式,我们称之为哲学的生活方式。那许许多多的聪明人生活方式的点滴投影很可能可以在这本《拉维尔斯坦》当中找到。


拉维尔斯坦
[美]索尔·贝娄(Saul Bellow)

胡苏晓(译)

9787806578155

January 28, 2009

新春看电影

新春佳节看电影看贺岁片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传统,特别是听说今年国内院线异常火爆,上海单张电影票价基本大概要80块左右,感觉比法国的还要贵了。我要感谢同学的UGC电影包月卡和网络大人,在最近的一个礼拜以来,我也看了不少电影,不过都是英美的电影。我突然发现今年这个奥斯卡前的档期的好电影还真不少,我看的这几部每一部我都有话要说,所以下面集中一一说。


按照时间顺序,我看的第一部是《Einstein and Eddington》,应该算是电视电影。我首先要承认我是冲着David Tennant才看这部片子的。在剧中David Tennant扮演的是帮助爱因斯坦实践证明理论的英国科学家爱丁顿,而扮演爱因斯坦的则是Andy Serkis。在电影中我第一次看到爱因斯坦出来,就把我对于这个角色的期待和胃口都倒光了。因为从第一眼起,我看到的就不是爱因斯坦,而是《Little Dorrit》里面那个讲英语满口法语腔的恶心的大恶人。Andy Serkis怎么就被设定了专门演这种讲蹩脚英语的欧洲大陆人了呢。

其实这部片子讲的故事很简单,想要传达的意义也很直白,即科学应该是没有国界的。这个道理对于英国的爱丁顿是这样,对于德国的爱因斯坦也是这样。但是为什么我看完整部片子,留下的印象对于爱丁顿都是好感,而对爱因斯坦都是厌恶呢?从爱因斯坦在孩子面前的故弄玄虚到抛弃妻子独自去沾花惹草,再到最后他被认可后,他的姘头马上又来讨好他的时候,爱因斯坦得意忘形的姿态,让我对这位传说中天才式的人物鄙视到极致。科学和国界是分开的,那科学是不是和一个人的品格也是分开的呢?事后我们来看这些没品的却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呢?


第二天和朋友去电影院看了《Revolutionary Road》,虽然最近院线内好片不断,但是几乎没有花去我多少时间决定去看这部电影。原动力很明确,只有一个,那就是今年金球奖的双料影后Kate Winslet。而Kate Winslet和Leonardo DiCaprio那么多年后重聚首这一点,对我来说只是个小噱头罢了。

我用一句话概括这部《Revolutionary Road》的剧情,那就是“绝望主妇是如何炼成的”。这部片子最后让我看得心里很堵,因为实在是没有让我看到希望。一开始,你以为Wheeler这一对小夫妻很特别,会异想天开地立即计划搬去巴黎开始全新的生活,但是现实就是没有那么异想天开的顺利。Wheeler一家的故事讲完后,还有若干镜头去交待其他几家的情况。看到房产中介的丈夫关掉助听器的那一刻,让我意识到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Wheeler一家的,Wheeler一家所拥有的问题其实是被影片中所有的家庭共有的,只不过大家的出路不同而已。

紧接着的一天又去了一趟电影院,这次选择了比较轻松的Jim Carrey的《Yes Man》。这是我新春看的六部影片中最不值得一提的电影,却是唯一一部真正可以被归为“贺岁片”类型的电影。简单轻松,不需要动一点脑筋,嘻嘻哈哈进出电影院,没有一点点心理活动。女主角Zooey Deschanel在这部影片里角色的设定几乎和H2G2里面的一模一样,都是那种喜欢新奇未知冒险的少女。她的特殊的嗓音也太适合这类角色的性格了吧。


然后是《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我之前一直没有看这部电影,其实心里多少有一点点抵触的心态。抵触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因为我觉得一部科幻作品(特别是这种软科幻)被美国好莱坞改编以后,原来的味道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特别是这部《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还请到Brad Pitt和Cate Blanchett两大巨星联袂主演,估计角色设定要跟着演员走了。另一个原因是我知道这个剧的大概情节设定,讲的是主人公返老还童的故事,我觉得这样的人物太可怜了,肯定没有happy ending。

后来在王虹同学大力推荐和不断保证“故事不会太可怜”之下,我终于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是挺好看的,故事讲得很完整,最后一段也挺感人的。最让我大呼惊叹的是,好莱坞的化妆/电脑技术实在是太高明了。我在看的时候根本不会觉得别扭,但是回过头一想又觉得很神奇。后来,我又去wiki看了看原来那本小说的基本设定。小说和电影的设定区别之一就是,同样是身体从老到小,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内涵也都是从老到小的,而电影中的主人公的内涵是和普通人一样从零开始慢慢成长的。电影的设定会让人觉得更容易接受,在不正常中还存在这正常的心灵发展,而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的外型也只不过是个皮囊罢了。


今天下午我连看了两部电影,也都是今年奥斯卡提名的大赢家。先看的是《Milk》,看这部电影的名字对于剧情没有一点提示作用,但是看到字幕是QAF中文站做的,那就至少知道个剧情主题了。我的一句话观后感是:这是一部给人以力量的片子。

我第一次听到大意为“If you're hated, you're doing something right.”的说法的时候,我颇不明白。直到最近几年,我才慢慢懂这句话的意思。我来说说看我的理解。首先,我们做事情不应该是为了“讨别人喜欢”而做的,而是应该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这两者有时是统一的,而更多时候是对立的。如果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为之付诸实践,必然会影响到对立面的利益,自然就不会那么“受人欢迎”。所以,有的时候,不受所有人或者大多数人的欢迎,或许正是因为做了一件忠于自我的正确的事情。

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立场、承受他人异样的目光和仇视,这是需要力量的。我们的人生那么短,作为个体我们大可以得过且过。但是那些有力量的、愿意面对一切坚持自我的人,我特别佩服。这些人可能(也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但是好下场并不应该是我们评判一个人的标准。Milk在竞选时失败了两次三次,但是还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立场,并要坚持伸张少数群体的权利。这又让我想到了《最后一名》的Martin,我不笑他不自我掂量并且屡战屡败,反而我把他作为一个内心很有力量的榜样。

这部《Milk》里也有好多熟悉的面孔,我觉得都演得很好。在影片最后放那些人物在生活中原型的照片的时候,我惊叹怎么就能找到和原型长相气质均如此吻合的演员呀!比如顺利摆脱蜘蛛侠中贵公子套路并成功成为Gucci新代言的James Franco,还有本来还在《Dan in Real Life》里面演女儿现在在这部片子里扮演几乎是唯一的女性角色的Alison Pill等等,他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而主演Sean Penn,我是久闻大名,但是一直不知道他的代表作也没有看过一部他的作品。今年他和Brad Pitt角逐最佳男主角,我觉得就各自的作品而言,Sean Penn要比Brad Pitt出色好多。



今天看的另一部就是我千等万等法国却迟迟不肯上映的《The Reader》。我的期待度很高,满意度也很高。我要提前把我心目中的最佳女主角颁发给Kate Winslet,演的实在是太棒了。一个眼神就把意思都表达出来了,把我感动死了。整部电影看完,我人就像大病初愈一样,全身都快要虚脱了。剧烈的心理反应竟然带来了如此明显的生理反应,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心理加生理的双重虚脱,是因为这部作品抓的主题很准、很微妙、层次也很多。看完电影后,我意识到我之前一直念念不忘的“到底要不要为别人做决定”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个点。这部作品有很多值得慢慢品味细细思考的点,我也没有全想好,现在写下来只怕语无伦次,还是等以后有机会我重读《生死朗读》的时候再写吧。另外再补一句,男主角的扮演得也很出色,年轻时代的David Kross和成年后的Ralph Fiennes的表演都让我眼睛一亮。

最后是排排坐,分果果。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入围的有《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Frost/Nixon》、《Milk》、《The Reader》和《Slumdog Millionaire》。《Frost/Nixon》对于我这个历史加政治双白痴而言毫无吸引力,《Slumdog Millionaire》虽然好评如潮,但是我根深蒂固的对于印度的厌恶让我一再拒绝观看(评论)印度题材电影。其他三部我都看了,毫无悬念地,我要把最佳影片颁给《The Reader》。最佳男主角是《Milk》的Sean Penn,最佳女主角是《The Reader》的Kate Winslet。Kate Winslet,你的春天又要来啦!

January 27, 2009

星际之门:水城故事也该结束了

在看最后一集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不仅是《Stargate Atlantis》的第100集,而且竟然就是这部剧集的最后一集了。照道理,一季结束了我总应该发点感慨,第季我都发了,但是到了这第五季我却似乎没什么好多说的。因为这第五季太烂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编剧们知道自己这个剧已经快要永远结束了,还是因为大家都把精力投入下一部SG系列新剧,这一季的SGA已经从平淡无味迈入了难看的范围。故事没有一点吸引力,而且感觉根本没有办法把人物都表现出来,似乎各大主演都在轮流休长假一样。

关于此季的失败,有两个例子好讲。一个是S05E06的《The Shrine》,讲的是McKay几乎成为弱智的故事。我只想说经过这100集以来,我对这个自以为是、心胸狭隘的小人的厌恶程度已经到达了顶峰。编剧最后竟然把Dr. Jennifer Keller硬生生地越过Ronon而许配给了McKay,我看得快要吐了。另外一集是S05E13《Inquisition》,这集有点秋后算账的意思,就是SGA小组成员一一回顾他们过往犯下的罪行。这个开头还有点意思,但是后面却不了了之。另外,还有最后一集SGA小组竟然无耻的把整个古人的城市搬回地球安家结束,我简直无语了。

算了,算了,反正SGA也已经结束了,还是让我去好好期待新一系列的《Stargate Universe》吧。总之,在我心目中SGA的精华还是集中在前三季,还是有Dr. Weir在的好啊。

January 22, 2009

L'Immoraliste

这是我看的第三本纪德(André Gide)的书,《L'immoraliste》中文叫做“背德者”讲的自然就是作者眼中的一个不怎么道德的人的故事。故事是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展开的,开始很久后我还一直不能确定这位背德者是不是就是叙述故事的这个人。因为至少在开始的阶段我对这位主人公是抱有好感的,多病敏感但又愿意感受周遭的新婚丈夫,同时也是深深爱着自己妻子的主人公,在我眼中完全是一个正面形象。这个故事从旅途开始,又在旅途中结束,旅行的目的地是一样的,旅行者也是同一对夫妇,住的是同一家旅店,遇到的是同一群孩子,但是前后两次一次是妻子照顾丈夫、一次是丈夫照顾妻子,丈夫心态的变化已经完全不同了。这位主人公可能从头到尾都是同样的一个人,只不过前半段病重的微弱掩盖了他的缺陷,而后半段的生龙活虎凸现了他的缺陷。

这本书既然是以道德为主题的,但是似乎并没有大谈特谈什么是道德,应该怎么样遵循道德规范等等。我觉得道德这个东西本身就很微妙,因为它既是变化的又应该是不变的。说它变化,比如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本来是很不道德的事情在现在看来很普通。而说它应该是不变的,是因为它是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的行为准则,这样的准则又怎么可以变来变去呢?说到这个,我想到前几天同学在看《非诚勿扰》,我在旁边正好瞥到这样一幕。舒琪想和葛优结婚,她对葛优大概是这么说的:“我可以嫁给你,并做到一切作为妻子应尽的职责,但是只有一条,你要允许我在我心里留有一块给我爱的人。我不会付诸行动,但是我想心里留有这么一块地方。”这一幕看得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这不是前后矛盾么,跟人家结婚了不但不是因为相爱还要自留一个旧情人的情结,这还能叫“做到一切作为妻子应尽的职责”吗?!

L'Immoraliste
André Gide
9782070362295

January 21, 2009

Dexter in Paris

最近这一两个礼拜以来,我不管走到巴黎的哪里都会看到他。脸上沾着血迹还笑呵呵的Dexter,公交车站、地铁站里都是他的面容。由头就是法国的收费台Canal+开播《Dexter》的第二季啦,所以到处都是这部剧的海报。要是一般宣传宣传也没什么好说,但是这次的宣传力度也太强烈了吧。在我家最近的那个地铁站里,起码有十几幅的巨型海报,比《Twilight》的电影宣传海报多个好几倍。

在标题下面的宣传语是这么说的:“La série dont le gentil est le méchant”,意思就是这部剧里的好人就是坏人,如此的宣传语就是吊别人猎奇的胃口的。我印象中美国的HBO和Showtime都是以题材大胆出位所著称的,前者似乎挖的更深一点,而后者更偏娱乐一点。回顾Showtime这几年来的片子,《Queer as Folk》、《The L Word》、《Weeds》、《Dexter》还有最近的《United States of Tara》,同性题材、边缘题材、人格分裂题材,这些都是在讲少数族群的故事。看起来似乎是在以新颖的题材在吸引观众,但是我觉得其实质的作用不至于此。因为我觉得实际上媒体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很大的,我们常会说“电视里都这么演”,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把电视里的剧情合理化。像Showtime、HBO这种不同的题材,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就要像少数群体那么活,而是在默默提醒观众这些人的存在,让观众多少了解一些这些人的生活状态。而且这种了解只到“知道”就够了,这样就能慢慢开拓观众的接受范围,让大家学着对别的事物更加宽容的对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除了主旋律以外的东西。总之(似乎总结得有点接不上),《Dexter》火到法国来啦,真好!

January 19, 2009

续 夏目友人帐

我特别喜欢去年夏季的一部日本动画叫做《夏目友人帐》,表面上讲的是少年和妖怪打交道的故事,实际上是在说少年与别人相处还有妖怪自己的感人故事。没有想到那么快就能看到这部《夏目友人帐》的续集,续集的名字没有沿用原来的名字,反而叫做《续 夏目友人帐》,那要是出到第三部该怎么办呢?莫非叫《续2 夏目友人帐》,还是《又续 夏目友人帐》?

续集还是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从原来的夏天/秋天的场景转化成了冬天/春天的场景。在把基本主人公保留的同时,加强了几个在主人公身边的人的出现,至于各路妖怪还是不停地层出不穷。我注意到主人公夏目与第一部时的些许不同,我觉得夏目的能量似乎变大了。第一部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只能在猫老师保护下行事的少年,而现在的夏目已经有了独自面对陌生怪物的能力了。编剧的视角也从第一部的关注夏目自身的多愁伤感慢慢向外部在转移,也就是说妖怪们的故事占的份量比第一部更重了。原本的一切令人感到舒服和感动的成分都在,而新的一部又有了新的发展,所以我还是依然喜欢这部续集。



同样延续的还有这部动画的片头曲和片尾曲。我觉得之前第一部的OP喜多修平的《一斉の声》和ED中孝介的《夏夕空》已经是整个搭到不能再搭的超优的作品了,没想到这第二部的配乐依然让我喜欢的服服帖帖。第二部的OP是LONG SHOT PARTY的《あの日タイムマシン》,ED是高鈴的《愛してる》。和第一部类似的是,OP都是有点青春奋进的比较轻快的歌曲,虽然是一个有点淡淡忧伤感的故事,但是OP都给人打起清神的感觉;两部的ED的风格也十分类似,整个小故事结束以后,总让人觉得似乎想到了什么,与此同时ED柔和的曲调也慢慢拉进。相比之下,《愛してる》比《夏夕空》要更温柔一点,没有《夏夕空》那样包含个性的吟唱,但是给人很温暖的感觉。

最后说说关于妖怪和人的故事的小感想,我的第一感想是“人生好短啊”。我小时候知道从毛毛虫变成的蝴蝶的生命周期如此之短的时候,我非常的惊奇:人家蝴蝶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什么它的生命那么短呢?而现在看看人的生命,和妖怪比起来,或者和更为长久的东西比起来,怎么那么短呢?看似很重要也很丰富的人的一生,在人家妖怪的眼睛里算得了什么呢,最多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了。所以猫老师才不会为了那本“友人帐”而把夏目给吃了。陪伴下面度过他的一生,对于夏目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对于猫老师来说几乎不算什么。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的一生有多重要要多了不起。

January 14, 2009

Tony Almeida: Temporarily Dead

四集连看的感觉真好,我从昨天就开始期待这个专属《24》的晚上了,因为《24》第七季开播啦。现在剧情才刚刚开始,所以还无从评判本季的优劣。第一第二集还在铺陈和交待基本人物属性,所以比较平淡。但是从第三集还是就让我兴奋不已,因为CTU老班子那些熟悉的面孔都已经回来了,性格古怪而可爱的Chloe O'Brian,成熟稳重干练的Bill Buchanan,还有在第五季的时候号称“temporarily dead”的Tony Almeida。本季播放之前最大的卖点就是Tony Almeida的作为“坏人”的回归。我老早就已经表明过,在我心目中最喜欢的《24》的角色就是Tony Almeida了,所以对于他的回归也充满了期待。充满期待的同时,其实我也是很担心的,这种把死人召唤回来的蹩脚招数很容易让整个剧情显得很牵强很虚假。关于Tony是如何死而复生的,在播出时也只不过匆匆带过,可能是怕经不起过多推敲,我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忽略这个小瑕疵。

关于新人们,由于正式的CTU已经解散了,所以现在把FBI扯了进来,这样一来互相的关系就更复杂了。以前Jack面对的是政府-人民-亲人-CTU-恐怖分子的多重关系,现在又多出一个FBI来。哪些事情能对谁说,哪些事情能说到什么程度都很微妙。FBI组织里也很好玩,我觉得Janis Gold完全就是另一个Chloe的翻版么,那个Renee Walker也非常有Jack的风格,只是多了点女性的特质。不过看到现在我还是分辨不出来好人坏人,到底谁是内奸谁是幕后大黑手我一点也想不到。这样也好,这样看下去才更有意思。

January 13, 2009

(差点)被抢

发工资那天被抢,这种事情今天竟然被我遇到了。今天我去拿上个月的工钱,因为是现金,所以我之前就有点犯怵。一直在犹豫拿完工资后要不要去中国超市买东西,最后还是决定去买。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说是巴黎有的地方乱,我到现在也没有碰到过,再说我一直觉得巴黎再乱能乱过上海么;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对自己在这方面比较有信心,我想坏人要行凶也不会专门找个又高又大的人吧。

我坐8号线到République,要从那里转3号线。刚走进转线的走廊,我就注意到我附近有三个小混混在互相挤眉弄眼的。于是我立刻提高注意力,也刻意不去看他们,自顾自快走。他们马上就靠近了我,三人从三个方向把我围住,对我说什么话。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听ipod,也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突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用手把我耳机线一扯,耳机就被扯过去了。我马上严肃地看着他,问他把我的东西还给我。他一边把耳机藏到自己身后,一边让我把我的ipod给他。原来他一扯之下只是把耳机扯去了,我的ipod还在我的口袋里。看着耳机被他们抢去了,然后他们还在不断逼近我,走廊里也是除了我们空无一人,我又想到我包里还有巨额现金,怕是再纠缠下去他们连包都给我抢了,于是我抓紧我的包快步走出那段走廊。在前面就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大走廊了,我在心里希望后面三个小混混不要追来,人就加入了大走廊一大推人往前走。

此时,有一个人在我背后拍了一下,我一回头,看到一个人把我的那个耳机递给我。我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以为这个人是那三个小混混中的一个。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我没事的。我这才明白过来,其实这是一个好心人,这位黑人大哥人高马大比我还高,应该是他后来看到了我的遭遇帮我把耳机讨回来了。于是我赶快谢谢这位黑人大哥,他则好像没什么事一样很随意的。我是余悸犹存,马上放弃了去中国超市的计划,赶快搭上9号线直接回家了。

在回来的地铁上反思整件事情,刚才那一幕发生得太快了,我重新收整我的ipod,发现播放的还是事件刚开始时的同一首歌。一方面觉得这些小混混实在是太吓人了,另一方面觉得非常感谢那位黑人大哥,太令我感动了,还有一方面我脑子发神经,好像觉得那三个小混混跟着我也上了9号线,想要找机会继续打劫我,回家一路上都神经兮兮的。后来我回家,心稍微定了定,想到我听说过好多好多身边的同学或者同学的同学在巴黎被偷被抢的案例,排队也该排到我了,心下才有一些平复。最后还是要超级谢谢那位好心的正义的黑人大哥,在这件整个都是黑暗的事件中,这位黑人大哥发射出的令人感到温暖的能量完全压过了小混混给人带来的恐怖和不安。

January 9, 2009

Ripliad

昨天晚上看了2005年电影版的《Ripley Under Ground》,至此我把现代出的三集改编都看过了。在说我的感想之前,还是让我先来整理一下关于"the Ripliad"的来龙去脉。

Tom Ripley的创造者为美国著名的犯罪小说家Patricia Highsmith。光说Patricia Highsmith的名字和Ripley的名字可能知道的人还不多,但是说起希区柯克的《Strangers on a Train》知道的人应该不少吧,这部《Strangers on a Train》就是根据Patricia Highsmith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回过头继续说Ripliad,以Tom Ripley为主角,Patricia Highsmith一共写过五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The Talented Mr. Ripley》(1955)、《Ripley Under Ground》(1970)、《Ripley's Game》(1974)、《The Boy Who Followed Ripley》(1980)和《Ripley Under Water》(1991)。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也频频上映,不过这些电影都不是由一名导演或者一个制作班底连续制作的(不是像HP那种模式)。第一本Ripley的出场之作曾经两次被搬上大银幕,第一次是Alain Delon出演的法国版的《Plein Soleil》,第二次就是由Matt Damon、Gwyneth Paltrow和Jude Law在1999年强强联合出演的同名电影。我昨天看的是第二集的改编电影,是由Barry Pepper饰演Ripley。第三集已经不是年轻时代的Ripley了,是由John Malkovich演的Ripley,另外还有一个德国版的叫做《The American Friend》。


Matt Damon in "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99)


Barry Pepper in "Ripley Under Ground" (2005)


John Malkovich in "Ripley's Game" (2002)

我就说说我自己看了前三部电影后的一些感想。我最先看的是《The Talented Mr. Ripley》,是在叶沙的节目里听见推荐所以去看的。当时就觉得非常好看,也挺震撼的,但也没有回味太多。但是在接下来一直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内,我会时不时的想到Tom Ripley这个人以及他的所作所为,回头想想这部《The Talented Mr. Ripley》其实可以算得上我心中的十强。特别是Matt Damon扮演的Tom Ripley,让人感觉简直无法超越。然后我看的是第三集的故事,当初我看的印象也有点模糊了,总之是已经步入中老年的Ripley了。昨天我看的《Ripley Under Ground》里,Ripley的扮演者是Barry Pepper。我看到有评论说Barry Pepper作为Ripley来说太帅了点,我还是蛮赞成的,因为我觉得Ripley肯定不是“第一眼帅哥”的类型。所以电影里一见钟情和在列车中亲热之类的剧情让我对这个Ripley的认识有了点迷失。不过毕竟有悬疑的底子撑着,会让我又紧张又很想看下去,几乎没什么冷场的。而且里面的女主角很漂亮,我觉得眉目之中还有点像宋慧乔。关于她的间歇性嗜睡症的设定虽然说最后能说得通,但是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刻意。另外,我觉得这个Ripley比不上第一个Ripley的还有最要紧的一点:第一个Ripley的事件的起因是被动的甚至是无意的,而这个Ripley一开始就显露出对钱的贪婪,一路几乎都是他在起着起先带头策划的角色。说是Ripley在他心中有自成一套的价值体系吧,但是我总觉得他内心是向善的,对于他的行为是有悔意的。

至于关于Ripley到底讲了些什么故事,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我就不在这里介绍了。我怕我自己介绍不好,没办法把Ripley的好看之处说清楚,反而做了剧透破坏了大家的兴致。(我怎么老这样?)所以还是去看电影或者直接看小说,肯定不会失望的。